教育局長如何打造區域教育高地
市縣教育局長作為重要的教育管理者,是教育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是地方教育事業的直接領導者、組織者和實施者,是決定地方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的關鍵少數,是教育行業不可缺少的關鍵人才,其基本素質決定著地方一線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興衰成敗。市縣教育局長應該從政治思想品質、道德修養水準、知識能力水平、崗位業務能力和身心健康素養等方面提高基本素質,以政治高度、系統思維、戰略定力、堅定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有效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講政治,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握立德樹人根本
市縣教育局長集教育家、政治家、專家于一身,要準確把握基礎教育定位,按公益事業要求辦好學前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義務教育,努力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建設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首先要做懂教育的政治家,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把牢政治方向、完善制度規范、校正誤區偏差,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其次是做懂政治的教育家,用政治家的遠見卓識堅持教育的社會主義方向,扎根中國大地“五育并舉”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掌握教書育人規律、學生成長規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旗幟鮮明加強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強,扎實做好基礎教育的大文章,維護好區域基礎教育發展的良好生態。再其次是做懂教育的專家。市縣教育局長領導地方教育事業,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懂得教育規律、教學規律、教師成長發展規律;要把行政工作納入服從服務于教育規律的軌道上來,做辦社會主義教育的行家里手,成為專家型教育管理者。
愛學習,準確把握教育的內在本質,不斷提高業務素質
教育事業有著內容的超前性、效果的滯后性等特質。所以,教育管理工作不是誰都可以輕易駕馭和執掌的一般工作。
市縣教育局長必須要加強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必須有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觀念和高水平的政治素養。同時還要通曉教育管理基本理論。市縣教育局長無論是成長于教育教學專業的學校教育、從事過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還是轉崗于其他行業部門,只要到了這個崗位,都有一個重新認知學習和實踐探索的過程。要靜下心來鉆研教育管理理論,避免碎片化的知識積累和經驗主義的工作方法,練就擔當教育事業管理重任的真功夫。市縣教育局長除了復雜的日常行政工作,還要面對大量的學校教育管理事務,要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教育教學方法,及時捕捉最新信息資源,推動學校治理現代化;學習一些最新教育教學成果,及時推廣好的經驗做法,辦好區域有特色高水平高質量的教育;充分利用人力資源理論、教師發展理論、人才素質理論知識,豐富自己的知識能力素養,不斷提高駕馭教育改革發展的能力。
謀發展,頂天立地謀劃教育事業,打造區域教育高地
市縣教育局長作為市縣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門主管,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頂天立地謀劃好地方教育事業發展。
做區域教育事業發展的“規劃師”:要修煉深刻的洞察力、前瞻的規劃力、持續的創新力,能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以宏觀思考、中觀指導、微觀協調,隨時校正區域教育事業發展的航向。做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領路人”:要能夠系統地思考管理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重點打造區域教育發展高地,堅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深化“放管服”改革,鼓勵學校辦出特色,打造區域教育發展的獨特品牌。做解決區域教育短板問題的“躬行者”:要身體力行,強力推動,補短板;要以抓鐵有痕、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勇氣和毅力,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要加快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促進幼小銜接;鼓勵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和育人方式改革,推動普通高中和中職教育協調發展。
樹形象,真心實意熱愛教育,做一名優秀教育管理者
市縣教育局長作為地方教育的掌舵者和實施者,對教育事業要永葆熱情、激情和感情,熱心、愛心和恒心,更要有“大先生”的良好形象。
樹立事業發展的家國情懷。要把崗位工作轉化為事業發展來認真履職,尊重校長、尊重教師、愛護學生;謹言慎行,文明語言,規范行為;心康體健,言傳身教,率先垂范;敢于同不良現象、不良行為、違規違紀的人和事作斗爭,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營造良好環境、創造和諧氛圍;急學校之所急、想學校之所想、應學校之所需,做有家國情懷、滿滿正能量的教育局長。
努力做教育家型教育局長。市縣教育局長肩負把握大局方向、推動實現一方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責任。要有教育家的胸懷格局和視野,擔當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責任,在追趕超越中取得卓越成績;把學校辦出獨有的風格和特質;要加強教育教學和教育管理研究,不斷提高教育管理業務水平,凸顯教育行政工作的專業性,做教育行政管理的行家里手,走專家治教的道路。同時要全身心投入教育管理工作,因為基礎教育點多線長面廣,涉及人口多,其復雜程度和涉及方方面面的問題難度均很大。市縣教育局長精力要首先集中在教育管理上,優質資源要首先在學校配置,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樹立正確政績觀,勤快嚴實精細廉,克服短時化、功利化,全力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強本領,上下左右協調融通,創造良好教育發展氛圍
教育事業需要眾多其他行業的支持與配合。市縣教育局長需要運用多種措施和方法,充分調動行業系統內外兩個資源,使教育系統與外部環境以及教育系統內部力量協調一致,形成發展合力。
上下貫通,爭取支持。市縣教育局長起著承上啟下、橋梁紐帶的作用,要理清教育管理縱向軸,重視上下聯動貫通,積極爭取上級領導和部門的支持,暢通屬地學校響應渠道,為學校爭取更多政策和資源;把該放的事權、人權、財權放給學校,激發學校辦學活力。
左右聯動,形成合力。要主動爭取組織、財政、人社、編制、發改等兄弟部門和政府領導的理解支持,明確自身定位和與兄弟部門的協作合作格局,聯通互動,按照教育改革發展新形勢、新需求,在教育財政支出、干部教師選用編制招聘、教育規劃學校建設、項目審批等方面提供資金、人員和政策保障;積極尋求公安、城建等部門的支持,優化教育發展的外部環境,多途徑、多方式、多渠道調動校內外兩個資源,服務區域教育事業發展。
強化督導,務求實效。要充分利用好督導這個利器,大力支持教育督導機構和督學大膽工作,讓被督導單位樹立“問題必整改,整改必到位”的責任意識,強化“督”的權威,突出“導”的作用。要建立健全教育督導的報告、反饋、復查、約談、通報等制度,主動接受人民群眾和社會媒體的監督。
(作者劉建林系中共陜西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陜西省教育廳廳長)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