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 新人雷鋒
要大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雷鋒、郭明義、羅陽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最好寫照,他們都是我們“民族的脊梁”。——2013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遼寧代表團審議時指出
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1937年10月23日,毛澤東同志在給陜北公學的題詞中強調:“要造就一大批人,這些人是革命的先鋒隊。這些人具有政治遠見。這些人充滿著斗爭精神和犧牲精神。這些人是胸懷坦白的,忠誠的,積極的,與正直的。這些人不謀私利,唯一的為著民族與社會的解放。這些人不怕困難,在困難面前總是堅定的,勇敢向前的。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風頭主義者,而是腳踏實地富于實際精神的人們。中國要有一大群這樣的先鋒分子,中國革命的任務就能夠順利的解決。”如何造就一大群這樣的先鋒分子,社會主義教育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雷鋒正是在社會主義教育下成長起來的社會主義新人。雷鋒樹立了堅定的理想信念,養成了崇高的德性人格,掌握了豐富的知識技能,形成了牢固的紀律觀念。
培育堅定的理想信念。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對共產主義理想的堅定信念,是社會主義新人最本質的特征。雷鋒從舊社會的壓迫下翻身解放,他對中國共產黨有著真摯而樸素的情感。雷鋒在日記中把黨比作母親熱情地歌頌。雷鋒在1960年8月20日的日記中寫道:“我要做一個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國家的人。如果說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愿意做這樣的‘傻子’的。革命需要這樣的‘傻子’,建設也需要這樣的‘傻子’。我就是長著一個心眼,我一心向著黨,向著社會主義,向著共產主義。”雷鋒這些樸素的情感上升為理性的認識,離不開教育的升華,也正是在社會主義教育下,雷鋒認識到自己苦難的根源在于舊制度,從而發自內心地熱愛中國共產黨和擁護社會主義,并樹立了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遠大理想。
養成崇高的德性人格。崇高的德性人格是社會主義新人的顯著標識,表現為助人為樂、克己為人,集體主義、公而忘私,為民服務、人民至上等精神品質,這些精神寫照正是共產主義道德的集中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消滅了人們在經濟上、政治上等一切不平等的根源,也廢除了不平等的舊道德,建立了平等友愛、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人際關系,形成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良好社會氛圍。雷鋒正是在這樣一種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在學習和工作中,他表現出對崇高德性的向往和追求,自覺地向白求恩、方志敏、黃繼光等人學習。
掌握豐富的知識技能。掌握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知識和技能是社會主義新人的基本要求。雷鋒刻苦學習和努力工作報答黨和人民的恩情。他以“釘子精神”的學習態度和“螺絲釘精神”的工作態度,刻苦學習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學習文化知識和勞動技能。只有掌握了工作需要的知識和技能,才能成為各個崗位上合格的螺絲釘,螺絲釘的作用發揮好了,社會主義事業這部大機器才能運轉得好,我們的國家才能繁榮昌盛,為人類作更多的貢獻。雷鋒學駕駛拖拉機、學騎馬、學開推土機、學普通話、學開汽車、學維修保養、學理發……無論是什么知識、什么技能,只要是有利于國家、有助于人民,雷鋒都會認真地學會學好。
樹立牢固的紀律觀念。牢固的紀律意識能產生強大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是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不斷開創各項事業新局面的重要保證。雷鋒是嚴守紀律的典范,他在部隊接受了嚴格的黨性教育。1961年4月雷鋒在日記中寫道:“當你在最困難、最危險,甚至威脅自己生命時,也能嚴格地遵守紀律,那就是好黨員。我要做一個名副其實的好黨員。”雷鋒做到心中有紀律,言行有紀律,在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時從不含糊,不講條件,不講價錢,表現了高度的政治覺悟和紀律自覺性,是一名名副其實的好黨員。
(作者高文學系湘潭大學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