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奮斗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1-11-12  閱讀:次   |
42.9K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為人民謀幸福的中國共產黨,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之際,及時吹響了促進共同富裕的號角。

  “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為人民謀幸福的著力點,不斷夯實黨長期執政基礎。”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論斷,充分體現了我們黨破解主要矛盾的堅定決心,進一步彰顯了大國領袖深厚的人民情懷,為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提供了根本遵循。

  共同富裕的百年探索

  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就是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向著共同富裕目標不斷邁進的歷史。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建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平等、共同富裕的美好社會作為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新中國成立后,黨為實現共同富裕進行了長期不懈的探索。我國用不到六年時間建立了以公有制為主要標志的社會主義制度,為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基礎。毛澤東指出:“現在我們實行這么一種制度,這么一種計劃,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強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強些。而這個富,是共同的富,這個強,是共同的強,大家都有份。”在這一發展目標引領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改革開放后,通過允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先富帶后富,推動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已經實現了“先富”。在南方談話中,鄧小平強調:“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些重要論述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極大推動了我國追求共同富裕的實踐進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發展階段新變化,把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促進共同富裕創造了良好條件,推動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理論中國化進入新的境界。

  共同富裕的核心要義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治國之道,富民為始。”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追求的發展是造福人民的發展,我們追求的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改革發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終的判斷標準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發展成果。”“共同”反映了社會成員對生產資料的占有方式,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集中體現;“富裕”反映了社會成員對社會財富的占有程度,是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集中體現。實現共同富裕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關系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共產黨執政絕不能出現“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的現象。

  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國式現代化既有現代化的一般特征,更有立足于本國國情和民族傳統的中國特色。中國要實現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的現代化。這一特征凸顯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性質,豐富了人類現代化的內涵,為世界大同發展愿景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決不能允許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窮者愈窮富者愈富,決不能在富人和窮人之間出現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高度的物質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既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共同富裕的題中應有之義。物質生活要富裕,精神生活也要富裕,才能構成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鮮明特征。

  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基礎上的差別富裕。共同富裕不是同時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更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鄧小平指出:“我們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根本目標是實現共同富裕,然而平均發展是不可能的。過去搞平均主義,吃‘大鍋飯’,實際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貧窮,我們就是吃了這個虧。”在新發展階段,每一位社會成員通向富裕的機會都是均等的,但所擁有的資源有多寡,個人的素質能力也有差異,對社會貢獻必然也有大小之別,富裕程度也肯定會呈現出差別性。只有承認這種差別性,才能極大調動全國人民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性,從而為低層次共同富裕向高層次共同富裕邁進提供示范效應。

  共同富裕的實現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幸福生活都是奮斗出來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勞智慧來創造。”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奮斗。促進共同富裕是一個長遠的奮斗目標,不可能一蹴而就,對其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要有充分估計。

  辦好這件事,必須把握好鼓勵勤勞創新致富、堅持基本經濟制度、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循序漸進的原則。總的思路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并提高精準性,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合理調節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目標扎實邁進。

  要提高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包容性。要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發展更平衡、更協調、更包容。要著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要抓住重點、精準施策,推動更多低收入人群邁入中等收入行列。要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低收入群體是促進共同富裕的重點幫扶保障人群。要加強對高收入的規范和調節。在依法保護合法收入的同時,要防止兩極分化、消除分配不公。要合理調節過高收入,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規范資本性所得管理。要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做好試點工作。要加大消費環節稅收調節力度,研究擴大消費稅征收范圍。要加強公益慈善事業規范管理,完善稅收優惠政策,鼓勵高收入人群和企業更多回報社會。要清理規范不合理收入,加大對壟斷行業和國有企業的收入分配管理,整頓收入分配秩序,清理借改革之名變相增加高管收入等分配亂象。要堅決取締非法收入,堅決遏制權錢交易,堅決打擊內幕交易、操縱股市、財務造假、偷稅漏稅等獲取非法收入行為。要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進共同富裕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高度統一的。要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促進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

  促進共同富裕,要在做大蛋糕的基礎上把蛋糕分好,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先進生產力和社會主義先進生產關系的有機統一體,“富裕”代表了先進生產力,要求通過高質量發展把“蛋糕”做大做優,為實現共同富裕奠定雄厚的物質基礎;“共同”代表了先進生產關系,要求通過有效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作者王軍旗系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