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加強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會委員、首席專家顧海良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決議,對理論創新問題的論述中再次提到,“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又一次著重強調了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意義、要求和內涵等重要問題。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的社會現實相結合的過程,也是同汲取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精粹相結合的過程。中華民族有著深厚的文化傳統,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體系,積累了極其豐富的知識體系、思想智慧和理性思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不僅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然過程,也是新時代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必然路徑。
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同思想文化的轉化和發展聯系在一起的。正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才能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活力,才能升華中華文化的思想魅力。
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是增強理論自信、文化自信的內在動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漫長歷史奮進中積累的文化精粹,蘊藏著中華民族世代奮進聚合的文化力量。以廣大人民群眾耳濡目染的方式,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智慧和理論力量,再現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特質和理論形態,必將升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力、感召力和親和力,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自信。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粹,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文化沃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積淀的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也是新時代學校教育最為豐富的精神資源和文化源泉。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要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文化內涵、發展脈絡和基本走向,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民族氣質、獨特創造、價值理念和鮮明特色,增強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自信自覺。深刻理解“修身”“齊家”“平天下”古訓的寓意,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家之大德、社會之公德和個人之私德等不同層面的密切關聯及其內涵,進一步提升對社會主義本質等重要理論認識的境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涵的精粹,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在的國家意識和民族情懷的思想文化源泉。這是新時代學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內涵的問題。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