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綠葉工程 致力光彩事業
1996年離開學校黨委書記崗位后,我就參與到高校關心下一代工作中,一直擔任校關工委主任,2019年起任名譽主任。任職23年,始終堅持“一盤棋、兩圍繞、三走進、十關愛”工作基調,建立關工委校級平臺26個。回顧參加關工委工作的心路歷程,我有三點感悟:
一、主動作為,快速行動抓實效
一是學習領會中央及上級文件精神。準確把握中央及上級文件精神,是我們開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例如:2002年,我參加了在廣州召開的高校關工委工作會議,會上提出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回校后我立即組織學習、醞釀討論,統一思想認識,于2002年成立了“馬克思主義最新成果研習會”,2004年辦起了菁英學校。目前,馬研會和菁英學校(現為大學生骨干培訓班)已成為我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培養青馬工程的重要品牌。二是深入實際,了解青年學生、教師的困惑。只有貼近師生、把工作做到師生的心坎里,關工委工作才能更好地發揮實效。如2005年我提議配合校學工處開展“給您一個家”活動,至今已為98名孤兒大學生選擇配置60多個老同志家庭,開展結對助困。每年,學校約有20%的貧困生和特困生入學,2005年11月,我提議并成立了“關愛超市”,供貧困大學生免費選取衣物和書本,幫他們解決些許實際生活困難,同時又傳遞愛心和溫暖。2009年,我牽頭發動多家在鎮江的民營企業及社會愛心人士,共同創立幫困助學平臺“時雨社”,受助的學生從2009年的21名增加到目前的800余名。針對廣大青年教職工的孩子放學后無人照看的難題,2012年,我提議創設了“四點鐘學校”,動員組織老同志力量,給附屬學校的學生提供看護和學業輔導,讓孩子們“彈性離校”。“四點鐘學校”深受青年教職工的歡迎,也被評為省教育系統關工委工作創新一等獎。三是配合學校中心工作。關工委要在學校黨委領導下,圍繞中心、配合補充,涉及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方方面面都有關工委的配合。如學校黨建工作考核、教學質量考核評估都是學校黨委、行政的中心工作,我都及時與校黨政部門溝通,讓老同志配合參與相關工作。
二、集思廣益搭平臺,眾人拾柴火焰高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五老”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關工委工作的主體是離退休老同志,發揮他們的作用,為他們搭建適合的平臺十分重要,這也是動員和組織“五老”參加關工委工作的先決條件。
江蘇大學有1900多名離退休職工,為了吸引他們參加關工委工作,我根據學校和社會的需要,牽頭搭建了多個平臺,有870多人參與了關工委工作,其中300多人固定并積極參與,成為關工委骨干。我還積極牽頭組織老干部、老教師參與“百名教授進百所中小學”活動,率先倡議并參與駐鎮高校關工委開展“百名老教授上茅山”系列活動,收到很好的社會反響。
三、終身學習不間斷,與時俱進共提高
離退休老同志長期受黨的教育是優勢,但是隨著形勢的發展以及工作對象的變化,也深感不足。因此,為了做好工作,保證學習的時效性,我組織關工委工作團隊堅持每周一次集中學習、集中討論,并與當前工作緊密結合,使關工委工作不斷與時俱進。
關工委工作是配合主渠道的綠葉工程,也是奉獻夕陽紅的光彩事業,有幸能為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出貢獻,我深感光榮,必將在立德樹人的偉大事業中繼續發光發熱。
(江蘇大學關工委名譽主任 金樹德 )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