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紅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脈
“生吾炎黃,育我中華。待之有為,必報中華。”鮮艷的紅旗下,我看到一名八年級學生將這句青春激揚的話語小心翼翼地貼在了“紅心聚力”墻上,表情認真且虔誠。是什么點亮了學生的心中明燈?是播種在他心田中的紅色基因。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梧州市大中小學立足“三全育人”“五育并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依托豐富的紅色資源,用心打造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立體課堂:從課內到課外,從書本到社會,從教室到基地,老師帶領著同學們自覺地將學科理論應用于社會實際,陽光下的梧州學子充滿朝氣與活力,他們健康積極,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校內,學生手捧《紅色傳奇》讀本,書聲瑯瑯,感悟革命烈士的精神;在校外,師生共同沉浸研學基地,親手種下幼苗,體悟人與自然的關系。在學校理論教育和社會實踐熏陶相互作用下,同學們增強了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等核心素養,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梧州,這個三江交匯之地孕育了一方紅色天地,著名的“18個第一”為這座紅色的城市賦予了深厚的革命文化底蘊。我就讀的梧州學院,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啟智潤心、鑄魂育人,將紅色文化資源融入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構建了大思政多維教學體系。作為學生,我用心感受教師用紅色文化傾情打造的“紅色梧州忠誠譜”情景黨課、《火種》紅色話劇黨課;作為老師,我通過查找資料,認真備課,參加大學生講思政課的比賽;作為觀眾,我觀看了《紅色傳奇》系列影片,參加了“紅色電影觀影月”主題活動;作為指揮,我打起“謳歌新時代,頌歌獻給黨”紅歌比賽的音樂節拍。此外,紅色書籍分享會、專題講座、繪畫作品展引領我們感悟紅色精神;知識競賽、問卷調查等活動引領我們感受黨的百年偉大成就。寒暑假,我們走進“青馬班”訓練營、“三下鄉”社會實踐等思政大課堂,鍛造我們融入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的堅強決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當代大學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參與者,我們應傳承紅色基因,將紅色精神融于愛家愛民、愛黨愛國行動中,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何其有幸!生在春風里,長在紅旗下。在黨的光輝照耀下,吾輩青年應立鴻鵠之志,勇擔使命,腳踏實地,乘風破浪,將紅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脈,走好屬于我們這一輩人的長征路,不負韶華,不負新時代。
(作者龐潔誼系梧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2019級學生指導教師:尹杰欽)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