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樹立中國人的人文信仰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1-12-30  閱讀:次   |
42.9K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如何避免“享受了物質,丟掉了精神”“征服了自然,丟失了自信”的困境?如何理解中國文化以及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在這本《中國的人文信仰》中,樓宇烈先生用通俗的語言闡述了中國文化和中國信仰的根本特征,強調要讓世界人民看到中國文化的特征和優點。細細品讀,該書對很多時代性問題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第一是立足中國文化,運用中國方法、中國邏輯,循序漸進地闡明中國人文信仰的核心要義。

  全書共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以中國文化的基本要義為出發點,在厘清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信仰”“鬼神”“宗教”等概念的基礎上,闡述中國人文信仰的內涵、特征。其后四章則結合當下人們所面臨的時代發展、文化碰撞、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對人類帶來的影響和沖擊,秉持以人為本的思想,為我們提供了解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我的和諧發展的中國智慧。

  第二是回歸中國傳統文化,從中尋找并提煉有關人文精神方面的理論論述和實踐經驗,為自我價值的實現和探索,為解除當代人的困惑,給予思想的引領和方法的借鑒。

  樓宇烈在書中所提出的“信仰”,并非依靠外力、拜倒在神佛腳下的信仰。這里所提倡的人文信仰,是在把握中國傳統文化基本要義基礎上,提出的符合中國文化和精神特質的“人文信仰”:“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以人為本,人文化成的人文信仰。這其中,既強調“為仁由己”“崇禮明倫”的自我自覺的道德提升和精神追求,亦包含“自利利他”“上學下達”的為眾生服務、為社會奉獻的責任和擔當。

  第三,從中國哲學的角度,直面科學與信仰的當代矛盾,探索中國人的根本精神和價值追求。

  儒、釋、道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其中蘊含的哲理、思想和思維,正可為當今的矛盾和困惑,當代的自我認識、群體發展和社會構建,提供多元的視角和思維方法。例如在“人文信仰的價值關懷”中,面對人生的起伏跌宕、悲歡離合、曲折坎坷,運用佛教提出的“緣起論”“一切有為法,盡是因緣和合”,以及道家提倡的“天地合氣,物偶自生”等觀念和思維,可以幫助我們正確面對世事的“無常”,以平和積極的心態,屹立于廣闊天地。

  第四,在知行合一認識論和實踐論思想的引導下,提倡以“詩書禮樂”作為實現“化成天下”“移風易俗”的實踐論方法和途徑。倡導我們以藝術的踐行作為方便法門,體悟人文信仰,踐行人文精神。

  古人講“移風易俗莫善于樂”,以“詩書禮樂”藝術的方式實現“人文化成”在中國有著良好的傳統,也是中國人文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樓宇烈先生提出,“傳統中國藝術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在陶冶性情、潛移默化之中以助理想人格的完成”,就是強調藝術欣賞、藝術教育、藝術實踐要發揮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美育功能,讓藝術的修養同道德境界的提升密切聯系。“以道統藝,由藝臻道”,既為道德境界的提升尋到以藝術來踐行的路徑,又為藝術精神的充實尋到以道德品性為旨歸的目標。由此,在藝術實踐中陶養性情、安頓生命,構建人倫有序、和諧安寧的良好社會秩序,是對“中國的人文信仰”最好的實踐和體悟。

  可以說,《中國的人文信仰》是真正意義上以中國文化為出發點,用中國觀念、中國思想、中國方法構建當代中國道德倫理和精神內涵的一本好書。

  (作者杜樂系北京舞蹈學院教師)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