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師院校如何推動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對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研究生教育在培養創新人才、提高創新能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生教育要適應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層次人才。地方高師院校必須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著力構建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新理念、新模式、新路徑,推動研究生教育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從教育的重心取向看,應從注重研究生學科素養訓練向政治素養、科學素養、實踐素養并重轉變;從研究生教育結構看,應從注重發展學術學位研究生教育向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并重協同發展轉變;從研究生培養模式看,應從注重單一培養模式向科教融合、產教融合分類培養轉變;從培養主體看,應從院校培養向院校、行業、社會多主體協同轉變;從培養過程看,應從嚴進寬出向嚴進、嚴育、嚴出轉變。
沈陽師范大學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推進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作為提升培養質量的根本抓手,積極探索建立具有地方高師院校適切性的研究生培養體系。
一是抓好開學典禮第一課。高質量的開學典禮是研究生開啟學術生涯規劃的重要機制。學校黨委充分發揮組織引領、動員和凝聚優勢,學校、學院、學科三級聯動,將開學典禮作為研究生新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課堂,講述好黨史、校史、學院發展史、學科發展史,寓教于史于情,引導新生青春向黨、矢志奮斗,讓愛黨愛國的種子在學生心中落地生根。上好研究生入學第一堂思政大課,切實提升開學典禮儀式育人成效。
二是做好學科專業結構調整。學科專業結構是學校辦學目標得以實現的核心支撐,更是影響和決定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關鍵變量。學校以遼寧省一流學科教育學為支撐和引領,著力構建高水平教師教育學科專業群。目前,全校共有國家一流專業15個,重點打造了與一流本科專業相協同的25個碩士一級學科、6個校一流學科以及22個二級特色學科方向,形成了本研一體化、學科專業一體化發展格局。“十四五”期間,學校將獲批教育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作為學科建設目標,全面實現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結構優化和提質升級。
三是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推動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機制。學校制定了差異化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實行分類指導、分類培養、分類評價。學校組建了由基礎教育名校長、名教師,行業企業優秀管理者、工程技術人員組成的相關學科、跨學科、跨行業的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咨詢性、指導性專家委員會,共同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與研究生培養,并分類構建學術學位研究生“學科素養+學術創新”的高層次研究型人才培養理念與科教融合模式,專業學位研究生“學科素養+實踐應用”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與產教融合模式。加強研究生學科課程建設,強化學科基礎知識習得,提高研究生課程的前沿性、高階性和挑戰度,同時提高科研項目和任務對研究生學術創新能力培養的支撐度,有針對性地開好實驗課程和實踐課程,提升行業實踐素養,促使研究生人才培養改革朝著“學術更學術,專業更專業”的方向推進。
四是強化研究生培養過程質量。學校按照“四有”好老師的要求,強化導師隊伍制度建設,健全和完善了學術學位導師與專業學位導師、校內導師與校外行業導師分類建設的研究生導師遴選、聘任、培訓、績效評價、退出等管理制度體系,形成了對導師有效的約束機制、激勵機制和競爭機制。實行導師任職資格和招生資格分開、師德一票否決機制,針對導師指導水平和專業發展水平,建立暫停招生資格和取消導師任職資格兩個層次的退出機制。強化研究生培養過程考核評價和畢業管理,清晰學業延期、預警、退出相關界限標準和程序,把好學位論文和學位授予管理質量關。發揮研究生工作領導組織和專委會作用,健全研究生教育教學全過程督導機制和導師、研究生學術不端預警懲戒機制,形成崇尚科學、學術為基、誠信為本的優良學術新風。
地方高師院校只有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統籌推進學科專業結構調整,加強導師隊伍建設,構建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實現學校、學院、行業、導師、學生的同頻共振與良性互動,才能切實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最終實現研究生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作者賈玉明系沈陽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教授)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