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黨史學習要搭建與歷史對話情境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2-25  閱讀:次   |
42.9K

  2021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要求開展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學習教育,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抓好青少年學習教育,著力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這對高校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走馬看花不如駐馬看花,駐馬看花不如下馬看花。”這句話對于黨史學習教育有著獨特的啟示作用。在學習歷史時,既不能脫離歷史的情境苦讀史書,也不能撇開對現實的關懷空談過去。英國歷史學家E.H.卡爾認為,歷史產生于當下與過去不斷的對話中。具體來說,任何專門領域的歷史學習與研究都不是機械的,而是帶著當下的審視與思考,借助前人留下的遺跡與線索,轉身回撤到歷史情境中的過程。

  大學生黨員是當代大學生中的重要群體,也是全國9500多萬名黨員中的重要群體。扎實、有效的黨史學習教育,是提升大學生黨員思想政治水平、加強高校大學生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手段。黨史學習教育能夠幫助大學生黨員加深對中國道路的認識與理解,增強對現實問題的判斷把握能力與堅定理想、接續奮斗的定力。實踐證明,灌輸說教的黨史學習方式,難以喚醒大學生的主動思考,更難以獲得大學生的認同。不妨嘗試著將黨史學習帶入特定的歷史情境中,為他們搭建一個與歷史對話的空間,用生動鮮活的方式展現為什么中國選擇了馬克思主義,歷史為什么選擇了中國共產黨,從而堅定大學生黨員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認同。

  歷史固然是已經發生并沉睡在故紙堆中的故事,但回歸歷史的情境并不是只能采取埋首于青燈黃卷的老學究方式,用文獻考據方式完成。相反,歷史不是歷史學家的專利,書中的文字可以視作前人書寫的歷史劇本,成為還原歷史情境和連接當下與過去的紐帶。例如,學習馬克思主義早期傳播內容時,就可以還原北京大學歷史上建立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形式,采取討論會、演講會、國際問題研究等方式,有針對性地進行分組討論,最后請專業教師提供點評與指導,從而提升學生從歷史的角度思考社會熱點問題的能力。

  當然,歷史學習不是單靠“悟言一室之內”就能完成的。革命遺跡、遺址、文物等實物性史料往往能搭建更加立體的歷史場景,傳遞更加強烈的精神價值。這就需要高校充分運用所在地革命遺址與紀念場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在合理規劃主題、優化參觀考察路線的基礎上,組織大學生黨員進行短期參觀調研等,與高校思政課教學內容相銜接,形成校園內外聯動的黨史學習教育模式。

  校園文化建設也是為大學生黨員創造歷史情境的重要一環。高校是培養人才的場所,大部分學校都擁有英模人物,他們不僅是學校的文化遺產,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高校的歷史見證與歷史縮影。利用學生身邊的紅色景觀營造黨史學習教育的校園環境,形成生活文化,更有助于學生吸收黨史知識。大學生黨員可以從這些真實的歷史故事中,深刻體悟黨對教育事業的堅強領導,增強自豪感,增強為黨的事業貢獻力量的信念。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大學生學習黨史當然需要遵循有一份史料說一分話的嚴謹,但也需要在豐富的史料群落所提供的歷史環境中發揮想象、有所思考。高校豐富的黨史、校史材料,真實印證了我們黨在各項事業中所發揮的主導作用。因此,對大學生黨員進行黨史學習教育,要在避免陷入學究式考證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史料學習、文獻研究的獨特作用,讓大學生黨員能夠真學、真信,從黨史學習教育中增強“四個自信”,樹立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匡穎晨系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周良書系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