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黨史中感悟馬克思主義新聞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廣大新聞工作者需要自覺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踐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堅持知行合一,確保新聞輿論工作與黨的政治方向保持一致、新聞事業與黨的建設同步同頻。
以黨史為教科書。百年大黨的歷史經驗,為持續推進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國化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動力,是新聞教育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的思想源泉。從歷史上看,我們黨的報業發展史和媒介事業史,充分展示了百年大黨開展輿論工作的原則遵循、指導方針、行動策略和智謀才思。學習借鑒這些經驗和智慧,將有力增強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國化為時代服務的能力。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系列重要論述,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國化最新最重要的發展成果。新時代新聞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樹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扎實開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做好黨史與新聞史、新聞理論、新聞業務教學的有機結合,培養學生成為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
以黨史為清醒劑。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史證明,無論在哪個時期,馬克思主義作為我們黨始終遵循的指導思想,都是廣大新聞工作者認識世界、把握規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推動宣傳工作,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汲取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精神力量和理論智慧,是新聞工作者提升新聞宣傳工作“四力”的動力源泉。新聞宣傳工作者要不斷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增強本領能力,加強調查研究,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銘記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牢記黨的性質宗旨,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運用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
以黨史為營養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的新聞實踐,是新聞理論研究的基礎。將黨的新聞事業放在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歷史中對照、思考、研究,從黨史中尋找理論滋養、精神支柱,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對黨和人民的忠誠,能夠提高研究者的思想站位、拓寬研究者的思維格局、提升研究者的創造能力。黨的歷史是可歌可泣的歷史,也是與人民同甘共苦、心心相印、團結奮斗的歷史,更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黨從最初建立到發展壯大,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走上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和中國革命相結合的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的道路,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使其在指導中國革命實踐中煥發出真理的光芒,展示出強烈的科學性、恒久的戰斗力和旺盛的生命力。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黨又提出馬克思主義要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第二次結合”,新聞工作要在黨的政策宣傳、人民教育、工作推動等方面發揮“組織、鼓舞、激勵、批判、推動”的作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新聞工作的核心內容是“要成為全國安定團結的思想上的中心”,要關注輿論導向,提高輿論引導能力。進入新時代,伴隨著改革實踐的深入發展,黨的新聞工作者繼承、研究、踐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也在豐富、發展、創新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新時代,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是: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史顯示了蓬勃的生命力、偉大的凝聚力和驚人的創造力,為14億中國人民指引了前進的方向。事業發展要求我們加強黨史學習,將黨的思想偉力轉化為強大行動力量。
新聞宣傳歷來是我們黨最重要的武器之一。我們要用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踐行初心使命,開創美好未來。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踐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當代新聞工作者的時代使命,更應該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業界和學界共同的行動遵循。
(作者王秀艷系吉林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吉林省高校媒體融合發展創新中心副主任)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