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教育振興鄉村需增強主動服務意識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3-06  閱讀:次   |
42.9K

  ■兩會觀察·“以教育助力鄉村振興”系列評論之一

  編者按:今年兩會,多位來自基層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為教育賦能鄉村振興鼓與呼。例如,全國政協委員雷鳴強表示,今年全國兩會他將繼續圍繞文化教育和鄉村振興發聲,并重點就進一步筑牢中小學生生命防線、推進中小學美育發展等內容建言獻策。全國人大代表王銀香呼喚將更多目光投向鄉村家庭教育等。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教育到底扮演怎樣的角色?如何以鄉村教育振興帶動鄉村全面振興?從本期開始,我們推出“以教育助力鄉村振興”系列評論。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經濟復蘇脆弱,貧富差距拉大。面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2022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繼續著眼“三農”問題,通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接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達到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目標,這一決策的確深謀遠慮、高瞻遠矚。

  鄉村發展長期滯后于城鎮發展,且發展差距有拉大的趨勢,這是中國一直以來面臨的挑戰。從世界經驗看,一國之內一部分群體的發展長期滯后且差距拉大,容易帶來社會風險,加劇社會矛盾,教育系統也易受到沖擊。

  我國同樣面臨著解決城鄉之間公共服務權利不平等、發展不平衡問題的挑戰。主動補齊鄉村發展短板,將鄉村振興問題放在更高優先級率先考慮,是直面問題、主動解決的勇氣與智慧,有助于提前避免意想不到的沖擊。在此過程中,我國教育系統應培養自覺意識,主動服務鄉村、服務基層民眾。

  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重點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鄉村教育的振興,主要著眼于補齊教育公共服務不平等的長期欠賬,做好“人的基礎設施建設”,其工作重點是補齊鄉村學前教育、特殊教育短板,提升鄉村基礎教育質量。鄉村教育振興是判斷鄉村振興的尺子,鄉村是否發展得好,先要看位于這里的“職中小幼托”等教育服務達到什么樣的水平。因此,盡量實現教育公共服務的城鄉均等,全周期地培養好每一個農村孩子,鄉村教育工作者重任在肩,責無旁貸。

  另一方面是教育振興鄉村。振興鄉村的教育主體不再局限于位于鄉村的學校,而是涵蓋全國城鄉地域、全行業、全類型的教育機構。教育振興鄉村的方式也不局限于辦好教育本身,而是包含農民培訓、支教助學、提振產業、促進消費、醫療服務、生態改善、促進組織建設等多方面。現階段,教育振興鄉村主要采用高校定點幫扶、職業教育東西部協作、基礎教育對口支援、其他企事業單位教育援助等多種創新手段,發揮教育系統豐富的人才資源、科技資源、智力資源,形成服務鄉村振興的“教育軍團”。

  教育振興鄉村的工作雖然開展時間并不是很長,但已取得很大成績,特別是很多高校、高職院校的幫扶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創新做法與項目層出不窮。然而,考慮到教育系統的龐大體量,教育振興鄉村工作仍然有巨大的資源潛力,亟待進一步挖掘與整合。部分學校完成鄉村振興任務多是基于政治任務的考量,主動作為的內生動力還不夠。因此,要大力做好統籌鄉村教育振興和教育振興鄉村兩項工作,特別要切實提升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能力水平。

  釋放教育振興鄉村的潛力,必須激發高校、高職院校等幫扶主體的內生動力,改變“什么才是優秀教育機構”的定義標準,大力提升服務基層的主動意識和能力。首先,對促進教育振興鄉村工作出臺長期性的專門配套政策,加大對鄉村振興相關領域的引導資金投入、人才培養體系引導、創新創業工作支持,在全行業倡導“一流學校來源于一流服務”的理念。

  其次,加大在“雙一流”等既有評估中對社會服務工作的評價力度。既要考慮到學校服務國家高精尖戰略的貢獻,也要考慮學校對欠發達農村地區的直接服務與支持,讓鄉村振興做得好的學校在評價中有體現、聲譽上有提升、社會上有認可。

  再其次,弱化教育中“賢能主義”的影響,倡導師生形成愿意為基層發聲、善于為基層服務的品質與能力。幫助師生建立對欠發達地區農村、農民的認同感,破除歧視,形成共同體意識,激發幫扶熱情與責任感。

  通過設定激勵相容的政策,促進學校基于自身利益考慮來主動參與教育振興鄉村工作,應是當下工作的重點。下一步要培養教育全系統師生干部關注和改變群體間權利不平等現象,讓教育系統從業者以飽滿的深愛之情,感同身受的共情之心,主動服務基層,塑造城鄉命運共同體。

  (作者潘昆峰系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