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價值觀研究的可貴探索
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傳統價值觀是傳統文化的核心所在。中國傳統價值觀,是中華民族在歷史發展長河中所形成的看待世界和解決問題的價值觀念、獨特視角和行為方法,蘊含著中華民族普遍認同和接受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道德規范和人文精神,是中華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顯著的“身份標識”,是中華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站穩腳跟的基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根基和重要源泉。怎樣科學對待中國傳統價值觀,推動其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課題。河北大學田海艦教授的新作《中國傳統價值觀研究》(人民出版社2021年12月版),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繼承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為指導,采用多學科綜合方法,對中國傳統價值觀的形成發展、主要內容、根本精神、基本特征、理論貢獻、歷史局限等進行了全面、客觀、辯證的分析,對實現中國傳統價值觀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重大意義、原則方法、現實形態和發展趨向進行了系統研究,有重要的獨特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該書系統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繼承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對豐厚浩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始終從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高度看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國家戰略資源的高度強調繼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推動中華民族現代化進程的高度強調創新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出要推動和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之成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深厚精神力量,成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這為新時代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價值觀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南和方法指導,為實現中國傳統價值觀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提供了科學遵循。
該書深入分析了中國傳統價值觀的形成、內涵、特點和影響,突出了繼承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要義。作者歷史地考察了中國傳統價值觀的生成邏輯,深入闡述其深厚的價值底蘊和豐富的思想內涵,深入闡發其基本精神和獨特魅力,為推進中國傳統價值觀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提供了本源前提,凸顯了其可能性;辯證分析了中國傳統價值觀的歷史地位和雙重影響,凸顯了對中國傳統價值觀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必要性。作者認為,中國傳統價值觀確實包含著人類文明中許多一般性、共同性、普遍性的有益成分和思想精華,反映了人類價值認識中的許多共識,但同時也要看到,中國傳統價值觀包含了大量過時的、落后的、腐朽的糟粕,對此應予以辯證分析。這為加快構建充分反映中國特色、民族特性、時代特征的價值體系,努力搶占價值體系的制高點提供了思想資源;為切實增強延續中華文化血脈、傳承中華文化基因、筑牢中華文化根基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提供了歷史根基;為整合具有民族性和通識性的文化遺產、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認同、增強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提供了歷史底蘊;為應對國際上文化價值霸權的強勢進攻和滲透、彰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世界歷史意義提供了價值支持。
該書的研究,對于更好地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意義;對于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滋養作用,在構筑中國精神、彰顯中國價值、匯聚中國力量中的重要作用,都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針對全球范圍價值觀的差異和沖突特別是西方所謂“普世價值”的強力滲透,如何結合新的時代要求繼承創新中國傳統價值觀,仍有許多需要深化研究的重大問題和拓展空間,該書在這方面無疑作出了可貴而有益的探索。
(作者戴木才系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