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深入學習貫徹《關于加強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的意見》 大力推進新時代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3-17  閱讀:次   |
42.9K

  深入學習貫徹《關于加強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的意見》 大力推進新時代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高質量發展

  教育部關工委主任 李衛紅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站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戰略全局,提出加強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以及推進關工委建設和強化組織實施的重要舉措,為新時代關工委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引和行動綱領,必將對新時代關心下一代事業發展產生極大的推進作用。

  一、深刻認識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大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對關心下一代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意見》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關工委和廣大“五老”的親切關懷、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體現了對關工委工作的充分肯定。關工委工作是黨在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和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教育系統關工委要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以高度的政治自覺,落實好這一重大而光榮的政治任務,主動對標對表中央以及中國關工委、教育部要求,組織動員更多“五老”參與關心下一代工作,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續寫新時代關工委工作發展新篇章。

  二、準確把握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責任使命

  《意見》從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積極引導青少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和權益保護,實施“五老”關愛下一代工程,優化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6個方面明確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任務。各級教育系統關工委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聚焦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堅守老教育人立德樹人初心,牢記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使命,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意見》所提出的各項任務。

  ——堅持政治引領。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的政治自覺,把學習成果轉化為立德樹人的實際行動,旗幟鮮明地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助力思想政治教育。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主動融入時代新人培育工程,建立完善“五老”參與大中小學思政工作長效機制,持續開展以黨史教育為重點的“四史”教育,落實紅色基因傳承工程,深化“讀懂中國”“新時代好少年”等主題教育活動,組織“五老”結合自身經歷講好紅色故事、英雄模范故事,引導青少年聽黨話、跟黨走。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為抓手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組織開展生動活潑、特色鮮明的主題教育活動,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助力青少年全面發展。配合主渠道貫徹落實中辦、國辦有關“雙減”、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工作意見,探索實施“關心下一代明亮‘視’界”相關活動,聯合人民教育出版社開展“童歌童樂伴我成長”系列征集活動,推動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科技教育、勞動教育、實訓實踐基地,探索“五老”參與心理健康服務新路徑,組織“五老”參與課后服務,培育“五老”專家工作室,促進青少年增強體質、提高審美能力、養成勞動習慣。

  ——助力家校社協同共育,積極宣傳貫徹新施行的家庭教育促進法,開展家校社協同育人體制機制研究,在以往工作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家長學校建設,助力家長學校師資能力提升,協力推動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和家庭教育課程資源庫建設。協助建立教育系統“五老”人才資源庫,助力提升社區“五老”師資運用和服務能力;利用好校外教育活動場所、輔導站和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協力推進關愛教育活動向縱深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老校長下鄉”工作成果,推廣京冀等區域協同模式,引導更多“五老”為推進鄉村教育振興和教育振興鄉村作貢獻。大力宣傳貫徹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用心用情幫助困難學生,關愛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等特殊群體成長。

  三、切實推動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高質量發展

  《意見》站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與關心下一代事業長遠發展的高度,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重視關心下一代工作,支持更多老同志參加關心下一代工作,各級教育系統關工委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要深刻把握《意見》的總體部署,緊密結合貫徹落實《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新時代全國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的意見》,指導推動關工委工作高質量發展。

  ——加強自身建設。進一步健全完善各級關工委領導班子,重點抓好區縣關工委、本科院校二級院(系)和職業院校關工委組織建設,加快推進民辦高校關工委組織建設,力爭實現各級教育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關工委組織全覆蓋。健全完善“黨建帶關建”制度機制、聯席協調機制、表揚激勵機制等,建立“五老”接續機制和分類分層培訓體系,力爭5年內完成地市級教育系統關工委負責人輪訓工作。

  ——加強品牌引領。鞏固深化豐富傳統工作品牌內涵,創新“院士回母校”“杰出老校友回母校”“大國工匠進校園”等活動形式,探索“青藍工程”與“思政課程”“課程思政”教師能力素養提升相融合、“特邀黨建組織員”與黨建督導相融合的方式,著力提升品牌的時代價值和有效性。拓展“關工委+互聯網”工作路徑,培育網上關工品牌,打造優質融媒體思政教育產品,把關工委工作做到學生聚集的網絡空間,滲透到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方方面面。

  ——加強協同合作。密切與相關部門和主渠道的聯系,充分發揮委員單位職能作用,推動關工委工作納入“五育”并舉總格局、納入思政工作體系、納入部門和學校責任范圍,推進與黨群、學工等部門以及涉老組織協同合作,形成共同關愛服務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工作合力。注重資源整合,加強與共青團、婦聯、工會以及行業協會的聯系,推動資源共享、活動共辦,最大限度地爭取資源、提升實效。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