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故事講好黨的百年奮斗史
北京師范大學王炳林教授主編的《初心往事:一百個黨史故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年版)一書,用100個黨史故事生動講述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使人們在閱讀故事的過程中加深了對百年黨史的認識和理解。
精心選故事。講好百年黨史故事,發揮黨史資政育人的作用,首先要解決好用什么故事來講述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問題。縱覽全書,黨領導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歷史脈絡清晰地呈現在眼前,黨在重大歷史關頭洞察歷史大勢、掌握歷史主動、推動社會發展的形象躍然紙上。該書注重敘述“大事件”與分析“小細節”相結合,以一個個小故事為切口,串聯起黨百年奮斗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諸如對“黨是怎樣從大革命失敗的危機中奮起的”“紅軍是怎樣選定陜北為落腳點的”“開國大典為什么定在10月1日下午舉行”等歷史細節的敘述,很容易使讀者在閱讀中建立起和黨史情感上的聯系,產生思想觀念上的共鳴。
生動講故事。把歷史事實以生動形象的方式敘述出來,使之產生歷史畫面感,是考驗黨史工作者書寫黨史故事水平的重要標準。該書嘗試以通俗的方式呈現厚重的歷史底蘊,以活潑的形式探討嚴肅的學術問題。如書中“白求恩為什么來中國”“毛澤東首次出訪蘇聯為什么用兩個月時間”“不能搬來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飛來峰’”等標題,增強了文章的吸引力,使讀者看到標題就想一探究竟。該書以重大歷史事件中的歷史事實為基礎,在敘述歷史事實時注重夾敘夾議,在情節上娓娓道來,在邏輯上環環相扣,呈現出具體生動的歷史畫面,增強了可讀性,使讀者產生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閱讀體驗。在敘述歷史事實時,按照人們的閱讀習慣,從對黨史的關注點、興趣點或習以為常的歷史事實中的一個小“冷門”入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增強了黨史故事的吸引力感染力。
深刻講道理。黨的百年奮斗歷程蘊含著寶貴的精神財富,學習黨的百年歷史,不僅僅是停留在黨史故事層面,而是通過黨史故事理解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堅定歷史自信,繼往開來,開拓前進。該書以正確黨史觀為指導,把講故事和講道理結合起來,幫助人們從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而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踐行初心使命,在新時代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該書以準確的歷史事實為依據,以規范的學術研究為支撐,堅決反對將黨史庸俗化、娛樂化,或將黨史事件同現實問題刻意勾連、惡意炒作,肆意抹黑歪曲黨的歷史、攻擊黨的領導的歷史書寫方法。該書雖然是以通俗的方式講述黨史故事,但在一些重要的歷史事實和觀點問題上,都專門標注了文獻出處,把歷史結論建立在翔實準確的史料支撐和深入細致的研究分析基礎上。
作為一本用黨史故事講述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通俗讀物,該書在黨史故事的敘述原則、內容、方式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對推進黨史學科的話語體系創新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作者王峰系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