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圍繞勞動教育涵育人文素養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3-29  閱讀:次   |
42.9K

  勞動教育是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和勞動態度,養成勞動習慣,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高校作為育人的基地,承擔著向國家建設發展輸送人才的重要任務,勞動教育是大學生成人成才的基礎,更關系到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未來。

  近年來,天津外國語大學制定了《天津外國語大學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實施意見》,在融通“有教育的勞動”和“有勞動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將勞動教育作為人文素質內化的有效路徑,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和學生生活實際,積極探索構建具有時代特征的勞動教育體系。

  一是設置有特色的勞動教育課程。首先,將勞動教育納入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開足開齊勞動教育通識必修和選修課程。通識必修課程原則上在第一學年完成,由理論和實踐兩部分組成,其中理論學時通過學習慕課“勞動通論”完成,實踐學時通過組織學生從事為期一周的勞動實踐,并進行勞動觀、勞動技能和勞動安全教育實現。同時,學校根據大學生不同階段的特點,引進在線平臺優質勞動教育通識選修課程,如“對話大國工匠致敬勞動模范”等課程供學生選修,加強新時代大學生勞動價值觀養成。

  其次,將勞動教育有機融入專業課程和思政課程,形成“勞動+”系列融合課程。如以專業實踐活動為核心,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把創新創業教育與勞動教育深度融合,積極開展科研訓練、實習實訓、專業服務、社會實踐和勤工助學活動,使勞動教育貫穿于大學課程全過程;將馬克思主義勞動觀、勞動教育觀與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創新課有效融合,充分挖掘天津市紅色教育資源,開展更多實踐教學活動,讓思政課“走起來”,讓勞動教育“活起來”。

  此外,注意校內與校外、課內與課外、學科間與學科內的科學設置和資源的整合統一,逐步形成具有方向性、時代性、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針對性的特色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從而提升大學生尊重勞動、熱愛勞動、弘揚勞動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二是開展創造性的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加強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建設,搭建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平臺。充分發揮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專業優勢,積極建立智慧型和創造性的實習與勞動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到開放實踐場所的企業公司、工廠農場參加勞動實踐的機會,使學生與普通勞動者一起經歷勞動過程。如學校通過開展“一帶一路·語見精彩”外語興趣班冬令營,向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1600余名中小學生開展外語教學實踐活動;通過組織學生赴農村宣講,助力鄉村振興戰略;通過組織2600余名團員青年向社區報到,協助完成社區出入管控登記、疫苗接種服務等工作,讓學生到真實的勞動崗位鍛煉,培養學生的服務意識、集體意識、合作意識以及奉獻精神。

  拓展校內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滿足學生多樣化勞動實踐需求。建設圖書館、教學樓、實驗室、體育場館等多個校內勞動教育實踐場所,每年春季設立勞動周,以集體勞動為主,寒暑假自主安排,將勞動教育根植于學生的日常校園活動,設置學生可以勝任的校內勞動崗位,促進學生積累勞動技能和職業經驗,提升就業創業能力。增建志愿服務基地,為勞動教育實踐提供廣泛渠道和平臺。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陽光助殘、敬老愛老等常態化志愿服務活動和各種大型國際會議的翻譯、外事接待等工作。此外,繼續加大“西部計劃”品牌建設和宣傳力度,鼓勵畢業生到西部基層單位建功立業,讓學生在志愿服務中感受勞動的價值。

  三是健全多樣化的勞動素養評價制度。學校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制定評價標準、建立激勵機制,依托綜合素質實踐學分系統,進一步完善勞動實踐學分制度。通過組織開展勞動技能和勞動成果展示、勞動競賽、實習實踐、勤工助學、志愿服務等活動,全面客觀記錄學生課內外勞動過程和結果,加強實際勞動技能和價值體認情況的考核,建立公示、審核制度,確保記錄真實可靠。定期組織開展學生勞動素養狀況調查,注重對勞動觀念、能力、習慣和精神等進行追蹤檢測。學校把勞動素養評價結果作為衡量學生全面發展情況的重要內容,作為學生評優評先的重要參考和畢業依據。

  勞動的多樣性決定了勞動教育的多元性,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體系的構建與實施需要在審視歷史鏡像中的基礎上,與新時代的新實踐相結合,使勞動教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融合,注重教育實效,實現知行合一,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專業知識、勞動技能服務社會,特別是在公益勞動、志愿服務中強化社會責任與使命擔當,為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席娜系天津外國語大學副教授,本文系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新時代外語學科人文性特征及其實現研究”[TJWW19-01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