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思政課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4-08  閱讀:次   |
42.9K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新形勢下,必須著眼“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全面透視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特殊重要性。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時強調,“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新形勢下,必須著眼“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全面透視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特殊重要性,錨定不斷增強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這一總體目標,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著力在傳承紅色基因、善用“大思政課”上下功夫,持續深入推動改革創新,加快實現思政課高質量發展。

  深刻把握新形勢下思政課的特殊重要性

  高校思政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重要任務,要向學生傳播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用黨的理論創新最新成果教育和武裝學生。

  縱觀黨的百年奮斗征程,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思政課建設,在不同歷史時期都對思政課建設作出過重要部署。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思政課建設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在2016年召開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強調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這一重要論述,清晰闡明了思政課與其他各類各門課程在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格局中的關系,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由之前的思政課擴展為所有課堂,強調所有課堂都要成為育人的主渠道。在2019年召開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明確指出,“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這一重要論述,以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參照系,深刻闡明了思政課關鍵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強調思政課要以“八個相統一”為準繩推進改革創新。由此可見,思政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必須高度重視,不斷加強。此外,伴隨近年來課程思政建設的全面推進,公共基礎課、專業教育課、實踐類課程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斷釋放,在客觀上對思政課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就是要在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上突出專責性、體現專業性、展現高水平。

  在當前形勢下,要從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來看待思政課,要從維護國家意識形態安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度來抓好思政課建設,深刻把握思政課作為立德樹人關鍵課程和鑄魂育人主渠道的特殊重要性,貫徹落實好《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2021年本)》,開好講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建設好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課程群,不斷完善必修課加選修課的課程體系。

  聚焦擦亮底色提升思政課思想性理論性

  思政課重在塑造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鮮明的政治引導功能。但思政課絕對不是簡單的政治宣傳,思政課所講的理論、觀點、結論必須經得起學生各種“為什么”的追問。這就要求思政課必須始終在提升思想性、理論性上下功夫,既要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又要堅持徹底的批判精神,直面各種錯誤觀點和思潮,辨明大是大非、真假黑白,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思政課只有不斷提升思想性、理論性,抓好內涵建設,練好內功,才能在思想觀念日益多樣、價值取向日趨多元、各種社會思潮紛繁復雜的環境中更好感染人、說服人、武裝人,才能向青年學生傳播科學的思想,引導他們走正路。

  紅色是思政課思想性、理論性的鮮亮底色和生命基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色血脈是中國共產黨政治本色的集中體現,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力量源泉。提升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一條非常重要的途徑,就是要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擦亮思政課紅的底色。一百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這些偉大成就具象化為黨在百年奮斗征程上的每一個歷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種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成為星羅棋布在廣袤大地上的紅色資源,展現了我們黨的夢想和追求、情懷和擔當、犧牲和奉獻,昭示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現實邏輯,揭示了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閃爍著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光芒。同時,思政課要深入挖掘紅色資源背后的思想內涵、理論邏輯,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以深刻的思想性、理論性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歷史虛無主義,在對社會假惡丑現象的批判中弘揚真善美。

  善用“大思政課”增強思政課親和力針對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上思政課不能拿著文件宣讀,沒有生命、干巴巴的。”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思政課要理論聯系實際,創造性地把黨領導億萬中國人民已經書寫和正在書寫的時代篇章作為鮮活的素材,有機融入思政課改革創新,把思政課講得更有親和力、針對性,讓不同類型的學生都愛聽愛學、聽懂學會。

  “‘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我國教育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堅實基礎上,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加劇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交織激蕩這一總的背景,著眼于如何培養造就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這一根本主題,提出的重大理論判斷和實踐要求,把對新時代立德樹人的規律性認識提到了新的高度,進一步豐富了馬克思主義教育觀,對思政課改革創新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善用“大思政課”,必須聚焦“大”的特點,科學把握“大思政課”建設的豐富內涵。要錨定育人“大”目標,建好思政課堂。著眼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和黨的事業后繼有人,把牢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的主渠道定位,著力培養胸懷“國之大者”,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要聚焦社會“大”主題,用活豐厚資源。綜合運用歷史的、現實的、國際的宏闊視野,及時跟進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脫貧攻堅、建黨百年、冰雪冬奧等具有重大影響和意義的大事件、大題材、大素材,深入挖掘蘊含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綜合開發建設“大思政課”,教育引導青年學生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賡續傳承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堅定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增進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增強對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信心。要推動時空“大”延展,創新教學形式。堅持“請進來”“走出去”,充分彰顯“大思政課”的實踐品格,把傳統課堂搬到田間地頭、紅色革命根據地、博物館、紀念館以及重大工程、重大項目所在地等開展實踐教學;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破時空限制,增強課堂的智能化、數字化,建設智慧課堂,提升教學的浸潤性、實效性。

  總之,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的主渠道。各門思政課程必須堅持守正創新,深化課程內容、教學形式、教學方法等改革,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不斷增強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努力打造學生愿聽想學的思政課“金課”,助力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為青年學生健康成長打牢堅實思想基礎。

  (作者韓憲洲系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黨委書記)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