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黨史必修課 明理增信育新人 堅持高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3月5日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建立常態化長效化制度機制,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把學黨史、用黨史作為終身必修課。中共中央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于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的意見》。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高校學好黨史必修課,正當其時,大有可為。高校是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陣地,要深入思考大學使命,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高校立德樹人全過程,充分發揮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作用,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和營養劑。學史明智,學史勵志,黨史教育在“立德樹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將“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列入“九個堅持”。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全黨必須完成好的重大政治任務,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也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政治保障。
要切實提高站位、深學細悟,充分認識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偉業的必然要求,是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一是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堅定高校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強化對青年學生歷史知識的學習和歷史思維的培養,激勵他們堅持馬克思主義歷史觀,樹立正確的黨史觀,敬畏歷史、尊重歷史,增強歷史定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二是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堅定高校的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感悟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發憤圖強的光輝歷程,自覺思考大學的使命,將大學的發展與黨的百年奮斗目標結合起來,與國家發展戰略和地方發展戰略結合起來,提升高校的服務貢獻水平。三是通過黨史學習教育,讓廣大青年學生和教師厚植理想信念。廣大教師和青年學生信仰什么主義、舉什么旗、走什么路,關系國家未來和民族命運。要深化教師和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科學性的認識,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自覺繼承革命先輩的堅定信仰和忠誠擔當,讓學生成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讓廣大教師成長為打造這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建黨百余年來,中國的高校須走出一條扎根本土辦教育的“大道”。在大學進行黨史學習教育,要結合黨的百年歷史包括教育史,深化對大學使命的認識。一要厘清高校在黨的領導下不斷發展壯大為國為黨奉獻的歷史。中國高校的發展,深深得益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同時也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很大一部分是在高校成立的。一大批大學教師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革命火種,為革命培養了一批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者和斗士。新中國成立以來,新中國的高校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根據國家需要不斷進行調整、改革,從“院系大調整”到“雙一流”建設,始終與祖國同向同行。這是中國高校的基因,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必須承續的根脈。二要加強學科建設,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有效地將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和取得的歷史性貢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專業課、通識教育課和創新創業教育課,推進黨史學習教育進課程、進教材、進頭腦,形成系統化、科學化、規范化的育人體系,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三要進行校園文化建設,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青年學生學習生活各方面,在校園中營造時時學、處處學的濃厚氛圍。
創新高校黨史教育方法
紅色文化資源是堅定文化自信的思想支撐,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獨特資源,是不可再生的“活化石”。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實地緬懷革命先烈、參觀紀念場館并強調,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強調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
山東省有大量的革命遺址、遺跡群,貫穿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例如,沂蒙精神承載著黨波瀾壯闊的革命史,彰顯著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蘊含著“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黨群關系,凝聚著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教材。高校一要用好紅色文化資源,將課堂設置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博物館、烈士陵園等地,讓學生觸摸歷史、感悟歷史,切身感受中國共產黨輝煌艱辛的歷史,充分用好地方黨史,著力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二要引入新技術,改變傳統的講授的方式,積極開展案例式、情境式、研討式教學,豐富黨史學習教育方式方法,并充分利用新媒體開展線上宣傳教育,采用“人工智能+”的新形式,搭建模擬仿真平臺,讓紅色歷史“活”起來。三要在重大歷史紀念日等時間節點,組織師生緬懷、紀念革命先烈,敬畏英雄,傳承紅色基因,并結合學校實際,深挖校史中的“紅色元素”,做到知史愛校、知史愛黨、知史愛國。要注重在教育教學、志愿服務中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宗旨,以工作推動學史,以學史促進工作。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青年學生將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中堅力量。高校要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奮力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作者王煥良系臨沂大學黨委書記)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