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建設健康學校為學生終生幸福奠基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4-29  閱讀:次   |
42.9K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實施全國健康學校建設計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就“十四五”期間如何建成健康學校作出系統部署和政策安排,明確了健康學校建設的基本條件和目標任務。《通知》為提升學生身心健康水平和健康素養指明了方向,為學校深度參與健康教育提供了廣闊空間,為實現教育強國繪制了具體藍圖。

  健康是一切的基礎,實施健康教育是提升國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的基礎性手段。黨和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健康教育,從實現民族復興、增進人民福祉的高度,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健康是人的基本權利之一,維護自身健康也是個體的根本責任和基礎能力。個體的健康是組織健康、社會健康的基礎元素保障。當國民健康意識與健康水平成為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標志,為每位公民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與健康保障,自然上升為國家戰略。

  青少年健康關系到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是各級各類學校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內容。2021年全國第八次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發現,學生視力不良和近視率偏高、超重肥胖率上升、握力水平有所下降、大學生身體素質下滑等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有效遏制。一些學生體質與健康問題亟待解決,“小眼鏡”和“小胖墩”的比例居高不下、原因復雜,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生活習慣、體育課程效果等有關。而且,除了關注學生身體健康,萬萬不能忽視對學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培育的關切。

  實現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三者和諧統一,是“健康第一”的根本目標。如何讓一系列政策真正落實,產生良好效果,需要真正將“健康第一”作為學校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方向,把建設健康學校作為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舉措,把“健康中國”國家戰略的具體落實作為“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實踐體現。

  學校踐行“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貫徹《通知》精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對標建設、完善學校健康教育體系,增強學校健康服務能力。在隊伍建設上,配齊配強體育教師、健康教育師資和校醫,加大對能兼職健康教育課程的班主任、心理教師等人員的培訓力度。在軟硬件配置上,在名廚亮灶、營養餐食、潔凈飲水、廁所浴室等方面,高水平推進學校教育衛生設施、校園生活服務設施設備等符合國家規范、標準,促進學校食堂全覆蓋。統籌建設或整合建立規范化的校醫院或衛生室(保健室)、心理咨詢室、體育與健康教研室、健康教育體驗室、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等。

  加強基礎教育領域學校健康教育的課程建設。以提高健康教育質量為主要任務,建設學校健康教育內容體系,健全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以主題教育為重要載體、以日常教育為基礎的學校健康教育推進新機制。在課程資源建設上,鼓勵中小學與大學共建共享健康教育資源庫,發揮高校醫學類、健康教育類學科發展創新對基礎教育的服務引領作用,建設健康教育教師教學工具庫,積極運用高校慕課,嘗試建設健康教育的“雙師”模式。面對常態化疫情防控需求,創新健康教育教學的校本課程建設,面向師生普及公共衛生常識、傳染病防控、急救等知識技能,引導師生客觀面對疫情,全面提升學校健康教育水平和應急能力。

  將健康教育全面融入各項教學活動,豐富與創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手段,補齊、提高健康教育相關學科的教學質量和水平。以健康教育融入體育教學為例,結合最新發布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將過程性考核和結果性評價結合起來。針對當前學生運動量不夠、積極性不高等問題,要逐步提高體育課的主體地位,通過創新內容和形式提高課程的趣味性,激發學生體育訓練的興趣和熱情,引導學生熟練掌握和運用相關體育運動技能,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好習慣,充分挖掘體育運動的課程價值和教育功能,讓學生做到體腦結合,真正擁有強健的軀體、聰明的大腦、健康的習慣、溫潤的內心。

  (作者楊玉春系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專職研究員)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