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根本遵循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4-29  閱讀:次   |
42.9K

  “走自己的路,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立足點,更是黨百年奮斗得出的歷史結論。”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必須堅持走中國道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指出,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為黨和人民事業服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傳承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這為新時代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有獨特的歷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不能跟在別人后面依樣畫葫蘆,簡單以國外大學作為標準和模式。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必須從中國實際出發,建設世界一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

  立足中國特色。辦好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有中國特色。何為中國特色?那就是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為黨和人民事業服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傳承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

  瞄準世界一流。中國特色與世界一流是辯證統一的。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對于提升我國教育發展水平、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奠定長遠發展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高等教育“雙一流”建設,要有世界一流的視野和格局,要有自覺追求和行動目標,對標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的目標,更加突出培養一流人才、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爭創世界一流的導向,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有力支撐。

  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和話語體系。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有自主的知識體系和話語體系。強起來的中國必須一體化解決“卡嗓子”“卡腦子”“卡脖子”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歸根結底是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強調要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在融通中外文化、增進文明交流中的獨特作用,傳播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讓世界更好讀懂中國,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哲學社會科學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一個沒有發達的自然科學的國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個沒有繁榮的哲學社會科學的國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哲學社會科學的特色、風格、氣派,是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成熟的標志,是實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體現。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不僅難以形成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而且解決不了我國的實際問題。要以中國為觀照、以時代為觀照,立足中國實際,解決中國問題,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構建以獨立的知識體系為統領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使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真正屹立于世界學術之林。當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提出了大量亟待解決的新問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類向何處去”的世界之問。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

  構建中國話語和敘事體系。在解讀中國實踐、構建中國理論上,我們應該最有發言權,但實際上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在國際上的聲音還比較小,還處于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的境地。發揮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作用,要注意加強話語體系建設。要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實踐,用中國實踐升華中國理論,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鮮明地展現中國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要注重把握好基調,既開放自信也謙遜謙和,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要依托我國發展的生動實踐,立足五千多年中華文明,全面闡述我國的發展觀、文明觀、安全觀、人權觀、生態觀、國際秩序觀和全球治理觀。要加強頂層設計和研究布局,構建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戰略傳播體系,著力提高國際傳播影響力、中華文化感召力、中國形象親和力、中國話語說服力、國際輿論引導力,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

  打造“經師”和“人師”相統一的“大先生”。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有世界一流的教師隊伍。教師隊伍是大學建設的基礎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好的學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有一支優秀教師隊伍。對教師來說,想把學生培養成什么樣的人,自己首先就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們的教師既精通專業知識、做好“經師”,又涵養德行、成為“人師”,努力做精于“傳道授業解惑”的“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精通專業知識,做好“經師”。做“大先生”,要有扎實學識。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教師的基本素質,其中知識是根本基礎。做“大先生”,要有創新思維。學會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學會正確的思維方法。做“大先生”,要有廣闊視野。通過生動、深入、具體的縱橫比較,把一些道理講明白、講清楚。做“大先生”,要研究真問題。著眼世界學術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決實際問題,不斷提高自身的學術水平,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

  注重涵養德行,成為“人師”。教師不能只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教師做的是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應該是師德師風。做“大先生”,要有理想信念。始終同黨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忠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做“大先生”,要有道德情操。老師是學生道德修養的鏡子。要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贏得學生,做為學為人的表率。做“大先生”,要有仁愛之心。教育是一門“仁者愛人”的事業,要嚴愛相濟、潤己澤人,讓每一個學生都健康成長。從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大先生”,要做到方向明、主義真、學問高、德行正,自覺以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為學術己任,以彰顯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決事關黨和國家全局性、根本性、關鍵性的重大問題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

  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必須立德樹人。只有抓住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根本任務才能辦好、才能辦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立足新時代新征程,中國青年的奮斗目標和前行方向歸結到一點,就是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他勉勵同學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勇當開路先鋒、爭當事業闖將。

  引導廣大青年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我們所要培養的是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建設一流大學要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要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要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在立德樹人中的關鍵作用,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達到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斗志。

  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廣大青年生逢盛世,肩負重任。廣大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擔當時代責任,勇于砥礪奮斗,練就過硬本領,錘煉品德修為,始終奮進在時代前列。廣大青年要堅持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把對祖國血濃于水、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貫穿學業全過程、融匯在事業追求中。廣大青年要牢記黨的教誨,立志民族復興,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爭取跑出當代青年的最好成績,踐行“青春向黨、不負人民”的誓言,努力做“復興棟梁、強國先鋒”。

  (作者陶文昭系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