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提高校園心理危機干預能力
疫情是一種危機,危機事件可能會對親歷者產生嚴重或持久的負面影響。中小學生的心理危機具有發展性,對經歷危機事件的中小學生進行心理危機干預尤為重要。學校作為培養學生的主要場所,應建立完善有效的學校心理危機干預體系,通過干預解決學生因危機所帶來的心理問題,促進學生的社會適應與健康成長。
完善的校園心理危機干預體系既是學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迫切需要,也是完善現代學校制度的必然選擇。建立和完善中小學心理危機干預體系需要科學的頂層設計,以更有效地應對當前及今后的嚴重突發事件。
建設重點上,要健全危機干預管理,完善心理危機干預體系。加強組織體系建設,層層壓實疫情防控責任,明確每一階段的工作內容和崗位責任,避免心理危機服務機制陷于被動或流于形式。
當下,我國中小學教師接受系統的心理危機干預培訓的需求強烈。因此,加強心理危機干預相關內容的培訓和督導刻不容緩。要將心理危機干預相關知識和技能納入國培、省培、地方培訓三級培訓體系,對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和班主任開展專題培訓,大力提升他們的危機干預能力。加大各級教師進修院校建設力度,緊密結合中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教育教學一線實際和疫情特點,組織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訓。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對心理咨詢從業人員的網絡化培訓與考核,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訓、持證上崗和督導的長效機制。
建設內容上,要優化心理危機干預內容。盡快開展預防性和發展性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運用積極的內容、方法和手段,從正面挖掘并培養全體學生積極心理品質,預防各種心理危機和心理問題。通過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支持及訓練,培養學生堅韌的意志品質,提高其解決問題的技能,增強學生的心理復原力,提升其抵御逆境的能力,幫助他們盡快走出心理危機。高度重視學生幸福觀和主觀幸福感,大力開展幸福教育,提升學生的幸福感。加強學生生命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重視學生的挫折教育,培養學生直面挫折的意識,積極創設情境,在日常教育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
著力點上,要大力提高校園心理危機干預能力。要在科學預防上做文章、在應急處置上下功夫,切實提高學校和師生應對突發心理危機的意識和能力。高度重視校園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增設心理咨詢室,增配心理輔導教師和班級心理委員,支持購買心理服務,保障師生心理健康。建立并完善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制度,做好心理篩查、咨詢服務、干預轉介。提升校園信息化水平,積極構建責任無缺失、管理無漏洞、安保全覆蓋的安全防護體系。舉辦更多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和疫情防控的主題教育活動,提高學生調控心理、自主自助和抗挫折能力。
此外,要深入推進家校社協同干預。充分調動全社會興教、強教的積極性,督促當地政府聯合各部門出臺保障措施,構建學校、社區、家庭三位一體的心理危機干預體系。大力推動學校和社區深度合作、有效聯動,對學生進行心理危機干預。比如,突發疫情時學校可派心理教師任社區志愿者,將有可能出現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向社區通報請其協助等。
(作者劉在花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與心理特教研究所副研究員)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