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家藏圖書值得更多推廣
據新華社報道,不久前結束的“五一”假期,廣東省佛山市圖書館“易本書”平臺再迎借閱高峰。作為全民閱讀服務升級大背景下催生的服務新業態,該平臺上線一年來,進一步盤活了市民家中的藏書資源,增加了社會可用公共文化資源總量,精準對接群眾閱讀需求。
不管從哪個角度看,由省級或市級公共圖書館牽頭,搭建家庭藏書交流共享平臺,以此促進形成良好的城市閱讀氛圍,都是富有創意的積極實踐。借此平臺,市民上傳家中閑置圖書供他人借閱的同時,也可以借閱別人上傳的藏書,可謂互惠之舉。
其實,不只是廣東省佛山市,近年來我國許多地方在努力落實全民閱讀相關政策要求,探索打造最美閱讀城市。例如,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不久前上線了“電子閱讀地圖”,市民可隨時隨地線上查看各個閱讀點的營業狀態、聯系電話等信息,享受全面精準的閱讀服務。川渝兩地推出閱讀“一卡通”項目,川渝兩地市民持社保卡(電子社?)即可在四川省圖書館、成都圖書館及重慶中心城區十一家公共圖書館享受閱讀服務。各地探索推動特色閱讀服務的背后,不僅讓全社會共享公共資源,增強市民的獲得感,還有利于培養青少年閱讀習慣,塑造良好教育生態。
引領廣大青少年愛上閱讀,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一方面,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青少年沉迷網絡娛樂的現象逐漸增多,閱讀素養需要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雙減”政策背景下,青少年有了更多的課外時間,有必要以高質量的閱讀來促進身心健康成長。再加上疫情期間長期居家線上學習,青少年更需要通過快樂閱讀、深度閱讀、專題閱讀等方式豐富日常生活。全國各地因地制宜,讓家庭藏書流動起來,讓優質圖書資源豐富起來,體現了對知識的尊重、對文化的崇尚,也彰顯了對未成年人的關愛、對家庭教育的支持。
在書香四溢的城市,無數青少年得以通過閱讀找到自己的方向和位置,踏上成功的旅程;無數青少年在閱讀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嘗到閱讀的甜頭,明確奮斗目標。實際上,重視閱讀氛圍的營造,全力推進全民閱讀,與重視發展教育、呵護青少年成長是緊密聯系、相輔相成的。一座有書香味的城市,其教育生態也會向好發展。
公共圖書館在搭建家庭藏書共享平臺時,除了要做好圖書消毒、內容把關、破損圖書適當修復等工作,還要做好深度閱讀服務。例如,建設家庭藏書書目庫,對平臺圖書分門別類,并結合智慧服務體系、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優化圖書流動與流轉功能,完善家藏圖書交流平臺。青少年閱讀推廣離不開閱讀空間這一重要載體,也離不開同伴交流共享這一有效途徑。方便、有趣且活躍的內容交流平臺,能讓青少年提高閱讀興趣,也能幫助他們找到興趣相投、志同道合、三觀契合的書友,而這潛移默化之中又培育著更多名副其實的終身讀者。
(作者劉濤系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北辛街道紅荷路小學教師)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