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機制培養造就更多青年英才
面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和國家需要更多青年英才脫穎而出,努力讓每個青年在賽道上跑出好成績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需要一大批掌握現代知識和技能,擁有優良綜合素質的人才來推進,而青年人才的數量和質量直接決定著目標完成的質量。人才培養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絕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抓緊培養造就青年英才,加快構建青年英才脫穎而出的體制機制,盡快形成青年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讓每個青年在實現民族復興的賽道上跑出最好成績。
堅持總量與結構并舉。青年人才培養首先要在總量上突破,大力培養引進各個層次和各個行業的青年人才,著力擴大青年人才規模,以滿足經濟社會迅速發展對青年人才的需要。以能力和業績為基礎,推行和完善公開招考、招聘、競爭上崗等辦法,加強擇優選拔優秀人才的研究和探索,完善青年人才競爭擇優機制,實行優中選優,在總量上給人才增添動力。同時注重在結構上進行質的優化,科學配置人才資源,完善以市場和社會需求為導向、促進人才合理有序流動的市場配置機制,疏通城鄉之間、企業與事業單位之間、事業單位與機關之間的流通渠道,使每個青年都有適合的地方做自己適合的事情,讓優秀人才各盡其能、各得其所,以最大限度減少人才資源浪費,這樣才能讓每個青年在適合自己的賽道上跑出最好成績。
堅持培養與使用結合。著力解決青年人才“不夠用”“不適用”“不被用”等問題。堅持以用為本,加強對青年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做到培養與使用相結合、科研與生產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統籌抓好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等人才隊伍建設,積極加大對社會急需緊缺的青年領軍人才培養。構筑青年人才創業實踐平臺,把青年放在實踐的主戰場,給他們展示和奉獻自我的舞臺,讓他們在考驗中磨礪品格、在實踐中增長才干。當前,要在人工智能、5G基建、大數據中心、特高壓、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領域加大青年人才培養力度,著力使人才結構的轉型升級更好推動經濟社會結構的轉型升級。重點圍繞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創新人才工作體制機制,讓各類人才各展其長、建功立業。
堅持激勵與引導互動。要為廣大青年成長成才創造良好條件和環境,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深化教育評價改革,著力破除“五唯”頑瘴痼疾,從源頭上改革用人評價,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促進創新型青年人才不斷涌現。推動人才培養開發、評價發現、選拔任用、流動配置、激勵保障等方面形成更加科學、更具活力的一整套機制,形成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的制度環境。建立和完善青年人才激勵機制,整合各類就業創業資源,搭建政企銀合作平臺,持續加大青年創業的金融、科技、稅收等政策支持力度,對引進的高端人才在稅費減免、創業資助、安居補貼等方面給予特殊支持。加強創業孵化器等平臺建設,激發青年發展潛力,調動青年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積極推進青年充分就業創業。加強青年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引導青年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廣大青年自覺把實現個人人生價值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緊密結合起來,牢固樹立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真誠奉獻的人生理想,在投身黨和人民偉大事業中建功立業。
(作者歐衛星系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專員)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