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不服管?勿輕易貼標簽
最近,有關“00后”在職場的“任性”表現引起社會熱議。“不服管的Z世代”“拒絕加班”“炒老板”等標簽被加到職場新生代身上。其實,當我們冷靜下來,對這些被網絡熱炒的信息進行仔細分析后就可以發現,這些或被羨慕或被反感的職場后浪所在行業雖然不同,但其單位大部分存在工作時間“996”、企業文化偏于“狼”性、企業管理方式缺乏人性化等普遍問題。
正如一位職場新人所說:“父母的工資或者退休金足夠養活他們自己甚至補貼我,而我還沒有子女需要撫養,這給了我們足夠的底氣關注自身的愛好和發展。”顯然,對于那些享受了改革開放發展紅利的“95后”“00后”來說,對精神世界的追求明顯超過了對物質世界的欲望,這就讓他們更加關注自由度、成長空間、工作意義和人際交往帶來的精神愉悅。
但這并不是說Z世代的青年人就沒有責任感和事業心。在新冠肺炎疫情突襲神州大地之時,一大批“95后”甚至“00后”披甲逆行,對前輩們喊出:“17年前‘非典’時期你們守護我們,如今我們來守護你們!”2019年入選華為“天才少年”計劃的“90后”鐘釗,僅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帶領團隊成功開啟了自動化人工智能大規模商用的先河。2001年12月出生的陳祥榕,在守邊護邊時壯烈殉國,犧牲時不滿19歲,留下了“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青春誓言,令國人淚目。Z世代青年,已開始用他們仍略顯稚嫩的肩膀扛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使命。
“薪資待遇當然要考慮,但絕不是第一,更不是唯一。”這種觀念已經被Z世代的青年普遍接受。他們更加看重職業給自己帶來的成就感和價值感。為此他們并不缺乏“5+2”“白加黑”的激情,但他們拒絕“摸魚式加班”,對一些職場加班“潛規則”深惡痛絕;同時他們也希望得到充分的尊重,有時間去享受生活、陶冶情趣,不把工作崗位作為人生唯一的舞臺,不把職場競爭作為人生唯一的追求,而是在為國家、為社會、為企業貢獻聰明才智的同時,也能去追求“詩與遠方”。他們告訴社會,青年是現實的,他們希望得到尊重,充滿對財富的渴望;青年也是有夢想的,他們希望找到讓夢想實現的平臺。當社會希望青年適應新環境時,社會同樣也要更好地適應青年的成長需求。
“中國的未來屬于青年,中華民族的未來也屬于青年。”Z世代的青年,正處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代,青年的職業選擇不僅關系到個人的事業發展,也關系到整個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這不僅是黨和國家對青年的期待,也應成為青年職業選擇的參考坐標。希望Z世代青年在職場上找準自己的人生目標,真正做到我的職場我做主。
(作者宋雪峰系天津大學出版社黨總支書記兼總編輯)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