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教材“四化”進階開發之路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5-18  閱讀:次   |
42.9K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用心打造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精品教材”。浙江金融職業學院立足金融職業教育“主戰場”,系統規劃、統籌推進,圍繞“怎么建”教材,形成“四化”進階的金融系列優秀教材開發路徑,累計出版金融系列教材40余本,引領全國金融類職業教育穩健發展。

  “系列化”開展頂層設計

  創新矩陣式系列化教材開發體系。縱向上,從專業群視角打造貫通專業和課程建設的系列教材。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以來,學校與中國工商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開發了《商業銀行綜合柜臺業務》等10余本國家規劃教材,有效支撐商業銀行綜合柜員和客戶經理人才培養。數字經濟興起,急需與之相適應的貨幣金融體系,學校與工信部等單位合作開發了國內首套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系列教材15本,有效解決了金融科技應用新專業人才培養中的教材空白問題,實現職業技術技能由淺入深、單一到復合、簡單到復雜的進階式培養。

  橫向上,根據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規律定制多樣化教材。以現代金融行業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開發了基于案例導向的專業基礎課程教材;針對商業銀行綜合柜臺業務等典型工作任務特色鮮明的課程,開發了工作手冊式教材;針對農村金融風險與合規等內容案例更新快、應用廣的課程,開發了活頁式教材;以1+X證書為切入點,做好X證書考試教材建設。

  “多元化”組建開發主體

  基于多元協作、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平臺,構建“政校行企”四方協同的教材開發模式。嚴把教材編寫人員資格審查關,打造高質量教材開發團隊,團隊與金融領域專家、教育專家和高職院校骨干教師多形式研討,定期與用人單位和畢業生交流,動態分析崗位職業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務,教材開發研討“有序、有料、有效”。通過對教材開發設計、內容、協作、統稿、修訂、評價等流程的梳理,形成一套標準化的工作機制。以《金融基礎》教材為例,即是由學校聯合國內12所高職院校,與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等十余家金融機構合作開發,出版至今已被國內200余所高校使用。

  “精準化”組織教材內容

  教材思政精準融入。通過深入挖掘專業和課程思政元素所蘊含的價值精髓,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立場、觀點、方法貫穿教材始終,體現黨的理論創新最新成果,將“立德樹人”的內涵精準融入到教材內容中,培養學生良好道德品質、高度社會責任意識、強自控能力和合作精神,形成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職業素養,培育中國金融匠人。

  教材內容精準實用。立足金融人才培養實際,兼顧高職學生理論知識的可接受程度,內容難易適中、普適度高,既滿足了金融行業發展對人才培養的新需求,又滿足了不同地域、不同類型高職院校的教學需求。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化、模塊化學習任務,采用問題導向、項目引領、任務驅動模式,講練結合、工學結合,實現知識點傳授向“知識+思維方式+想象力”并重的“以學為中心”教材應用模式轉變,向探究式、個性化的編寫模式轉變。

  精準面向職業崗位。教材是專業“崗課賽證”融通的重要橋梁,突出“人本主義”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學校與70余家法人金融機構共建銀領學院,按照崗位實際合作開發教材、優化課程,每年培養近千名銀行訂單人才。實現課賽融合,教材成為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銀行業務綜合技能”賽項業務知識和操作技能參考教材。強化課證融通,在教材和課程中融合銀行業專業人員職業資格考試科目的要求,人才培養成效顯著。

  “數字化”拓展教材空間

  依托國家項目開發高質量數字化資源。依托學校主持的金融專業、金融科技應用專業兩個國家級教學資源庫項目,將職業工作場景轉化為數字化模擬應用場景,小步快跑、敏捷開發,建設虛擬仿真、動畫、微課等數字教學資源,教材從平面變立體、單一變多元,靜態變動態,結構更為開放,內容更加豐富、形象、直觀。

  數字化應用助力教學改革創新。把教學資源的靜態勢能轉化為教育改革的動能,既能滿足學習者深度“向內探究”,又能促成學習者與知識的相互關聯補益,達成混合式教學與個性化學習并行,支撐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翻轉課堂教學、案例教學等多類型教學改革。教材資源有效輻射西部地區、社區和農村,滿足金融扶貧、小微金融服務、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等方面的學習需求。以“金融科技概論”課程為例,截至2022年4月,通過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等4個全國性網絡學習平臺,105所高校和單位調用數字化資源,全國范圍內學習者超過4萬人。

  通過持續不斷開發金融系列優秀教材,從行業“大知識”觀走向職業“大教育”觀,不僅為金融行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提供了可靠保障,也有利于聯動推進教學改革與創新,打造高水平教學創新團隊,助力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金融服務與管理高水平專業群高質量發展。

  (作者郭福春 吳金旺 許嘉揚系浙江金融職業學院)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