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干部要不斷提升理論素養
習近平總書記3月1日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年輕干部要勝任領導工作,需要掌握的本領是很多的。他強調最根本的本領是理論素養。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的活水源頭,廣大年輕干部要以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為學習資源,在深學細悟中堅守理論立場、弘揚理論品格、拓展理論力量。
學文本,洞察經典著作闡發的理論視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記錄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心路歷程、理論志趣和價值旨歸,其中既有對人的本質問題的探討也有對現實的人的生存境遇的關切,既有對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揭示也有對特定社會形態的分析,既有對資本現代性的批判也有對未來美好社會的構建,這些視角最終成為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開啟真理之門的一把把鑰匙,也將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切什么、為何關切及如何關切等問題清晰地呈現出來。盡管每部經典著作寫作的時間、解決的問題、論戰的對象、論述的方式及強調的重點各有不同,但其中所蘊含的對人的生存境遇的關切、對社會發展規律的探索、對理想社會的向往等闡發問題的理論視角,在21世紀的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時代價值,也為中國共產黨解決現時代問題提供了重要指針。馬克思主義是堅守人民立場的理論,是在實踐中探究規律的科學,是追求公平正義的學說,只要追求人類徹底解放的事業還在進行,只要社會革命、改革和發展還在持續,只要共產主義的理想尚未實現,馬克思主義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歷史使命就不會終結。廣大年輕干部要以文本為載體,超越時空的限制“對話”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研讀經典中不斷聯系實際,敏于發現問題、敢于正視問題、不斷解決問題。
悟實踐,把握經典著作蘊含的批判精神。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富含濃厚的批判精神,馬克思主義從誕生起就以批判性和革命性著稱于世,批判精神也是維系其時代性的靈魂所在。無論是對空想社會主義等社會思潮的反駁,還是對封建主義、資本主義社會現實的批判,抑或是對唯心主義、機會主義及修正主義等錯誤傾向的論戰,批判和革命的意識都始終貫穿其中,他們所致力的批判,實質上是一種理性考量和辯證揚棄。批判所具有的深沉的憂患意識表面上是對現實社會的責難,實際上是對人們緊迫感、責任感和歷史擔當的激發。在經典著作的研讀中,要摒棄教條主義、本本主義的做法。在實際工作中,要牢固樹立起批判精神,要實事求是地開展與馬克思主義文本的當代對話,聯系當代中國和世界發展變化的實際,以解決當代中國現實問題為歸宿,在回答和解決時代問題中不斷延展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張力。
強信心,承擔起新時代肩負的使命擔當。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原典,記錄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在長期摸索中積累下來的寶貴經驗,凝練了從實踐經驗中總結得出的規律性結論,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中國共產黨人以此為指導,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創造了豐富的理論成果,為馬克思主義賦予了深度的科學真理性和強大的理論闡釋力。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一理論的指導,中國共產黨才能沖破阻礙、攻堅克難、勇往直前,帶領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赝麃砺罚碚摵蛯嵺`的發展為我們堅定信心提供了堅實基礎和雄厚資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正處于新的歷史起點,年輕干部要從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獲得啟迪,把握歷史規律、提煉取勝法寶、砥礪歷事膽識、把牢正確方向,將理論學習同實際工作聯系起來,不斷探索回答時代提出的新課題,回應社會面臨的新挑戰,廓清困擾和束縛實踐發展的思想迷霧,在風險挑戰中不斷將黨和人民事業推向前進。
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提升理論自信的法寶,是快速提升理論素養的不二選擇。廣大年輕干部要善用文本載體、參悟社會實踐,建立起高度的理論自信,使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質不斷得到提升,使自己的信仰更加堅定。
(作者梁巍系哈爾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本文系教育部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秀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18JDSZK124]成果)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