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明清江南小說史探究——讀《江南文化視野下的明清通俗小說研究》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5-26  閱讀:次   |
42.9K

  中國古代小說的現代學術研究肇始于20世紀初,經過百余年研究積累,已經在小說史料、小說史和專題史、作家作品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但對江南文化在明清小說發展演變中產生作用的討論,鮮有涉及。正因如此,馮保善十年磨一劍所著的《江南文化視野下的明清通俗小說研究》(江蘇人民出版社),有意識去深化中國小說史的研究領域,力圖突破明清通俗小說史研究的既定認知。這部列入“江蘇文脈整理與研究工程”的著作,深度探尋江南文化與明清通俗小說的復雜關聯,既盡力貼近明清歷史情境和江南文化語境,又著力分析明清通俗小說發生、發展和嬗變的深微之處,呈現了更具豐富性的明清小說歷史面貌。從論著的整體立意看,這本書在有關明清通俗小說衍化的問題上,綜合社會史、教育史和出版史做多學科交叉研究,不僅使一些似是而非的模糊認識得以澄清,而且豐富了明清小說史的知識理論譜系。

  探究“江南文化與明清通俗小說”關系不難發現,馮保善首先是從辨析“文化江南”入手,著力還原了明清通俗小說史上的“江南”面貌。在作者的敘事中,“江南”之范圍并不是地理意義上的“江南”,而是著眼于“文化江南”層面,“以今天的蘇南、浙北,即明清時期的蘇、松、常、鎮、寧、杭、嘉、湖八府及清太倉州為中心,兼及浙江其他地方與揚州、徽州兩地”。無疑“文化江南”既是貫穿全書的核心概念,又是敘事邏輯中的典型意象,它所代表的是明清時期經濟最為繁榮,也是文化最為活躍地區。“文化江南”是一個彰顯明清時期政治、經濟、社會、歷史、文化、文學等領域互動關系的概念,“文化江南”既是切入明清通俗小說研究的重要維度,也是探尋“明清通俗小說發展史”的最佳角度。

  明清江南地區,不僅是小說創作、評點的中心,也是小說出版、傳播的中心。作者選取了與明清小說關系至密的江南大眾娛樂文化、江南教育大眾化和江南書業出版文化等三個面向,分別探討其與明清通俗小說的涵納關系,清晰完整地呈現了江南文化是如何在復雜的文化場域中影響著明清通俗小說的發生、發展、繁盛和衰微。在作者看來,作為大眾娛樂休閑讀物的小說“兼具文化產品與文化商品的雙重品格”,并在大眾文化出版勃興的浪潮中“得以迅猛發展,并走向繁榮”。基于對明代江南“消費社會”形成和小說作為“文化商品”的判定,作者厘清了在《水滸傳》《三國演義》之后通俗小說史并不存在近200年“空白”的學術懸案。

  明清時期通俗小說時代的到來,與江南教育的大眾化、通俗小說讀者消費市場的壯大、圖書出版事業發展,以及江南基層士人等創作人才資源充足等直接相關。以江南書業文化為例,明朝之前的江南刻書與印刷書的發明相伴隨,明代的江南成為當時全國刻書業的首要地區。至清代,“南京、蘇州、杭州繁榮的刻書業,使得江南成為清代刻書業的龍頭老大”。作者認為,“一部明清江南話本小說的出版史,其所呈現的就是一部明清話本小說的興衰史”。

  在有關明清江南通俗小說研究范式建構的問題上,作者探索了具有突破意義的研究路徑。一是首次系統探討了文學史家視野下的明清江南小說創作地位。二是首次探討了明清江南通俗小說創作的地理分布與歷史分期。三是首次明確提出“明清江南小說文化”概念,并通過分析209位明清江南小說作家或評點家、399家明清刊刻小說的書坊等,再現了明清江南小說中心的繁盛風貌。作者的這種實踐,既是對明清江南通俗小說歷史面貌的“深描”,也是對江南文化與明清通俗小說關系詢問中所生發的新問題做出的理論探索。

  (作者陳進武系江蘇第二師范學院文學院副教授)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