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用積極情感引導孩子使用社交軟件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5-27  閱讀:次   |
42.9K

  近日,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未成年人線上社交產品的使用及其權益保護”課題組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家中“經常有”大人不尊重孩子、家人各自上網不交流、因為上網與父母吵架、家長經常嘮叨等情形時,孩子每天使用微信很多次的比例更高。與“幾乎沒有”不尊重孩子情況的家庭相比,每天用微信好多次的比例相差約11個百分點。研究表明,家庭的氛圍、家長的情感支持對孩子正確使用社交軟件起著關鍵作用。

  有人說,家庭是一個講情而不講理的地方。這句話不僅適用于調節家庭關系,也同樣適用于指導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社交軟件的過度使用,不少家長苦口婆心講道理、聲色俱厲立規矩、討價還價“做交易”,往往效果并不佳,甚至適得其反,更不乏引發親子反目的案例。這種局面的出現主要因為家長沒有找到問題的病根,當然也就做不到對癥下藥。事實上,孩子無論是喜歡長時間在線進行社交,還是熱衷線下的朋友圈,都是為了滿足內心的情感需求。家長只有始終能提供正確的情感支持,才能避免孩子出現過度使用社交軟件的行為。

  無論何時,來自父母的情感支持都是孩子最渴望得到的心理慰藉,甚至是一些人窮其一生的追求。在心理咨詢案例中,有事業非常成功、人前光鮮亮麗的成年人因為從小沒得到過父母的一句肯定而痛苦許久,乃至在父母過世后都不能釋懷,不得不向專業人士求助。對于孩子而言,建立安全健康的依戀關系非常重要。年幼的孩子常常通過察言觀色、吵鬧黏人,甚至制造麻煩等方式不斷確認父母的愛是不是還在。但不解其意的家長卻對此不勝其煩,有的索性甩一個遙控器或手機給孩子。看著電視、刷著手機,孩子果然安靜下來。所以,孩子最初接觸到的電子產品絕大多數來自父母。而“電子保姆”所帶來的最大問題,還不是傷害視力或造成沉迷,而是成為阻隔在親子之間的“第三者”,損害積極親子關系的建立。研究發現,當父母和孩子都在家時,成年人通常每小時會完整說出近1000個詞匯,而當電視被打開后,孩子接收到的詞匯量會大幅減少。父母與孩子之間接觸和交流溝通的時間越少,親子間的穩定情感聯結建立就越困難。孩子會轉而尋求電子游戲、短視頻和社交軟件等其他途徑滿足內在的心理需求。由此可見,在人生的最初階段,如果缺失來自家長的正確情感支持,就可能為孩子長大后過度使用社交軟件埋下禍根。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其情感體驗更為豐富,情感需求更為多元,這個時候就更需要來自父母的情感支持,特別是高質量的陪伴。但不幸的是,研究發現20%的家長不知道如何與孩子有效互動,三分之一的家長覺得與孩子玩很無聊。如果在陪伴孩子過程中,家長總是玩手機,不僅會對兒童注意力的培養造成消極影響,也為其樹立了負面榜樣。因此,家長自己要首先放下手機,與孩子一起讀書、玩耍,講解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傾聽他們的表達。面對面的溝通至關重要,因為這是孩子理解自己語言帶給他人影響的唯一途徑。父母的高質量陪伴更是治愈孩子心理問題的良藥。

  當孩子開始使用社交軟件時,很多家長一下子由最初的不以為然轉向絕對的控制。試圖通過喋喋不休的講道理、強制卸載的死命令,甚至恐嚇威脅的硬手段予以制止,這些當然不是恰當的做法。因為出現過度使用社交軟件的情況時,孩子常常已處于青春期,自我意識和逆反心理都很強,硬碰硬只會兩敗俱傷。這時,家長先要冷靜頭腦,以理性戰勝情緒。對于青少年而言,禁止其接觸信息技術工具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家長大可不必因孩子著迷社交軟件而驚慌失措,要認識到這只是孩子與人交流情感的一個手段,應該做的恰恰是通過來自家庭的情感支持使其心理需求得到部分滿足,這樣才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孩子使用社交軟件的頻率。

  為此,家長可以通過與孩子真誠交換觀點,了解其內心想法,表達自己的關切,取得情感上的認同,進而與孩子一起分析社交軟件使用的利與弊,探討更好的使用方法,鼓勵孩子自己制定使用規則,家長只是起到指導、建議和監督作用。當問題嚴重到僅憑家長和孩子都無能為力時,則應求助于專業機構或專業人士。在這一過程中,家長要始終給予孩子理解、包容與無條件支持,要讓孩子相信家長的愛是無條件的、家永遠是可以依靠的港灣。

  (作者王新波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