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胡書琴:學習是生命的常態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6-22  閱讀:次   |
42.9K

  每天在兩個校區奔走兩萬多步,她堅持“行走式管理” 胡書琴:學習是生命的常態

  周一行政例會,聽完北山校區部門工作匯報,已是中午12點多。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崗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校長胡書琴來不及休息,到教職工食堂扒完幾口飯,又匆忙趕到幾公里以外的中南校區參加另一場例會。

  一半時間在北山校區,一半時間在中南校區,每天走2萬—3萬步,這種“行走式管理”,胡書琴不知不覺已堅持了7年。數年如一日的背后,是她幾十年教育理想的堅守與追求。

  用管理智慧喚醒教師的生命自覺

  胡書琴從事教育工作已33個年頭。1992年,她來到伍家崗區實驗小學,自此,她的生命便和伍家崗區實驗小學融為一體。拋卻頭上閃耀的“湖北省特級教師”“市區勞動模范”等光環,她就是一位不忘初心的平凡女子。她曾感慨:“我覺得自己就像一個朝圣者,對教育充滿了敬畏與虔誠。”

  長期扎根一線,潛心教育研究,胡書琴摸索出了“透視管理”的智慧策略,重點關注教師個體的精神需求,透過精辟的哲理故事隱喻,在思想交流中促發教師對教育本質、生命價值進行思考。

  2008年,一次教師分享例會中,四年級教師肖紅為大家講述了充滿辯證的《釘子與錘子》的故事,隨后,胡書琴的精辟點評使胡書琴同時擁有了“釘子”與“錘子”兩個“雅號”。“老師們面對管理者時是釘子,但面對學生時又是錘子,管理者面對老師時是錘子,但面對家長、社會時,又都是釘子。”胡書琴說,“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做一個敲擊方式、角度及力度考究的錘子,也都能做一顆不懈鉆研、勇往直前的釘子。”

  胡書琴是一顆會做加減法的“釘子”。學校的工作千頭萬緒,但各項工作之間有內在的聯系,她總能談笑間加一加、減一減,將其輕松化解。

  她也是一把會思考的“錘子”。她善于通過管理藝術喚醒教師的生命自覺,在她看來,教師如果沒有真正領悟教育及個人生命的終極價值,就只能在各種規章制度中被動生存,其生命的自覺將陷于沉睡。

  小切口研究助推教師專業成長

  2004年,湖北省教科所教授葉平和姜瑛俐來到伍家崗區實驗小學,引導教師進行了如何做研究、如何寫論文的大討論,以“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教師即專家,成長即成果”為基本特征的校本研究就這樣進入了學校的視野。

  2005年,學校“語文課堂提問策略研究”啟動。同期,胡書琴被湖北省教科所選中,成為第一批訪問學者。訪學的一個月,她是繁忙的“通訊員”,是重要的“軍師”,是理論研究者和實踐者之間溝通的橋梁。

  在一次校本研究的討論會中,15位研究組的教師根據課堂觀察,聚焦“課堂提問”,對提問的頻次、提問時機的把握、所提問題的有效性和藝術性、教師對學生回答問題的反饋等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這種聚焦式、數據分析式、理論支撐式的研究方式得到了專家的肯定,全校教師受到極大鼓舞。隨后,胡書琴對實踐經驗進行了初步總結和提煉,那段時間,胡書琴廢寢忘食地收集資料、訪談。有一次,她頭也沒抬,在電腦前敲打了10個小時。就這樣,一萬多字的校本研究紀實完工了。

  “讓教師感到幸福的唯一辦法就是讓他覺得自己有用。”從那時起,胡書琴以校本教研為載體,摸索出了讀書、反思、案例研究三大助推教師專業成長的常態策略,成為學校建設“學習型學校”的寶貴內涵。

  十多年來,她以“學習型學校建設”的實踐經驗為內核,主持了省級重點課題“學校文化管理”和市級重點課題“學校卓越績效管理”項目研究,學校迅速成長為湖北省校本教研名校。

  身體力行推動教育均衡發展

  2015年,為破解薄弱學校提升的難題,宜昌市伍家崗區實驗小學與伍家崗區中南路小學組建成伍家崗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46歲的胡書琴接過了集團校長的重任。

  聯校為孩子們的成長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在中南校區,她用坦誠、質樸的心,將“悅納、成長”的文化一點點暈染開去。中南校區立足特色根基,設立了書法社團,開設了融合兩校區文化的校園科技節、炫彩童年文化節等品牌活動。近年來,中南校區的教學質量穩步提升,獲得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學校、全國特色百強校等榮譽,迅速成為城東新區一所熱門學校。

  與此同時,北山校區從探索了十多年的“學習型學校”的文化積淀中吸納動能,成長為湖北省數字校園建設示范校、教育部網絡學習空間建設普及應用優秀學校,完成了新時代學校內涵發展的又一次戰略開局。

  在胡書琴的帶領下,兩個校區管理聯通、教師聯用、學生聯培、文化聯融,相攜相生,彰顯了集團化辦學的巨大能量。

  同時,胡書琴積極進行教育研究,參與了《湖北省普通中小學督導評估理論與實踐》的研制等,調研足跡遍及湖北恩施、十堰以及貴州等邊遠地區,多項成果被編入湖北省教育廳重要文集或專著。

  在校內,她通過遴選管理骨干,組建培訓導師團,結合學校品牌經驗,開發出了集學習型學校建設、文化管理、校本研究于一體的培訓課程,不僅接待了來自新疆、江西等地的管理干部及教師,還應邀與新加坡林景小學、美國馬蹄徑小學開展學術交流。

  今年,53歲的胡書琴依然時常奔波于兩個校區大大小小的活動現場。有人問她,兩套行政班底已經成熟了,為什么要把自己搞得這么累?她說:“我并不是放心不下,而是要不斷學習,一個教育人,應該把學習設置為生命的常態。”

  生命恒在,情懷依舊。用教育信仰潤澤生命,用教育情懷激揚生命,胡書琴就是這樣一位時刻葆有教育初心的校長。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