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思政課如何實現優質高效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8-02  閱讀:次   |
42.9K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突破點在增強教學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作為學校綜合創新思政課的主持人,我結合十余年來的實踐探索,就如何上出優質高效的思政課談兩點看法。

  第一,善于發掘和提煉優質內容。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說過,“講思想政治理論課,要讓信仰堅定、學識淵博、理論功底深厚的教師來講,讓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作為思政課教師,我們要努力養成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綜合素養。這也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在思政課教學中的要求。

  所謂優質,是說思政課的內容本身就是高質量的內容,但需要教師意識到位、理解到位、闡釋到位,才能達到高質量。首先,要從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政治”一詞的科學內涵說起。思政課要講的“政治”具有科學性和教育意義,是關于“如何把人民的事辦得更好”的責任和智慧,即政治責任和智慧。

  綜合創新思政課重點闡釋黨的歷史和理論,凸顯政治文化的精華,如為民謀利價值觀、人類正義和情懷、戰略策略大智慧、科學思維與方法、理想信念與精神等。大學階段的思政課一定要挖掘和提煉出高品位的內容,力促學生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否則就談不上高質量。

  綜合創新思政課精心設計“理論升華與總結”專題教學,如專門策劃“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專題教學,升華了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的理解和認同;專門策劃“百年黨史中的戰略策略大智慧”專題教學,升華了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理解和認同;專門策劃“社會主義500年演進的歷史邏輯與當代啟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中國個性與人類共性”專題教學,升華了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的理解和認同。如果教師的講解只停留在歷史講述和數據對比的層面,學生容易陷入“取得成就我認同,遭遇失敗我否定”的淺層邏輯。

  高質量的思政課,就是要讓學生真正理解和認同黨的思想的先進性、理論的科學性、政策的合理性,還要培養他們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

  第二,善于創造和運用高效方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要做到“政治性與學理性”“價值性與知識性”“建設性與批判性”“理論性與實踐性”“統一性與多樣性”“主導性與主體性”“灌輸性和啟發性”“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的統一。

  思政課教學要努力創造和運用契合當代大學生認知規律、接受特點與文化心理的多樣化教學方法和藝術,拉近思政課與學生心靈的距離。綜合創新思政課以黨的歷史和理論為主脈,堅持原理、歷史、理論、政策有機統一,制定了“理論·教法·實踐·考評四位一體綜合創新方案”,努力將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轉化為具體的教學方法和藝術。

  闡釋黨的創新理論的教學方法,有重要范疇新釋法、多維闡釋聚證法、專題哲思品讀法、類比互鑒融通法、導向教育擇優法、糾偏扶正歸納法、理論運用對話法、畫龍點睛增效法、他山之石攻玉法等等。黨在不同歷史階段的思想理論,都是具有鮮明創造性的創新理論。思政課教師不能照本宣科,避免給學生造成老生常談的感覺,而要不斷研究,常講常新,讓學生有與時俱進的新感悟和新啟示。

  切近學生認知特點和心理的教學方法,有參與互動教學法、典型案例分析法、經典話語賞析法、政論影視觀摩法、實踐考察輯報法、生活藝術關聯法、質量效果調查法等等。這些教法更加主動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具有豐富的感性元素,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但教師一定要注意引導和升華,讓學生回歸理性認識。

  上述方法各有針對性和側重點,但總體上具有很強的內在邏輯關聯性,可隨機切換、互相支撐,充分打好“組合拳”。無論怎樣的教學方法,都要遵循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即馬克思主義分析問題的科學邏輯。無論怎樣的教學方法,都要圍繞黨的思想理論而運用。

  (作者張瑞堂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思政課專項“新時代思政課提質增效系列教法綜合創新實證研究”[編號:20VSZ145]成果)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