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守正創新的三個關鍵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12-26  閱讀:次   |
42.9K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聚地,對標黨的二十大要求,堅持守正創新,增強精神力量,培育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顯得尤為重要。當前,新時代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守正創新,應當把握以下三個關鍵。

  一是守好意識形態主陣地,筑牢“培養什么人”的思想根基。馬克思主義是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旗幟和靈魂。高校黨委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當前,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文化形態、媒介生態、傳播樣態都在發生巨大變化,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越來越復雜,越來越與高校校園、大學生的學習生活聯系緊密。守好意識形態主陣地,要做到“兩手抓兩手硬”。

  一方面,落實黨委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嚴格意識形態陣地管理。進一步提高黨員干部政治站位,健全完善選用教材、課堂教學、講座、論壇、報告會、研討會等管理制度,特別是要在校園新媒體的運行上建章立制,盡可能消除互聯網上的噪音、雜音,鞏固共同思想基礎。

  另一方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高校宣傳思想工作要將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發揮學科專業優勢深化理論研究闡釋,深入推進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師生,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師生。

  二是創新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回應“怎樣培養人”的時代之問。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因此,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必須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為重要使命,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主引擎作用,統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在創新創造中開創鑄魂育人的新局面。

  創新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要在“新”字上做文章。首先,開思想觀念之新。互聯網時代,宣傳思想工作創新的關鍵,是在將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轉變為最大增量上下功夫,不斷匯聚強大正能量。高校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領跑網絡新時代,讓黨的科學理論春風化雨般走進師生的心里。

  其次,開思政教育之新。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的要求,深化“思政課程+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從“思政小課堂”發力,向“社會大課堂”拓展,在“三全育人”體系下全面履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

  再其次,開精準領航之新。高校要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現代信息技術高度融合,構建“智慧思政”大數據一體化平臺,精準掌握學生思想動態、精準供給適合學生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實現思想政治教育高質量發展。

  三是唱響校園文化主旋律,增強“為誰培養人”的精神追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經歷了5000多年的歷史變遷,但始終一脈相承,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高校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必須堅持文化自信,唱響校園文化主旋律。

  高校可以從傳承紅色血脈、深化校園媒體融合兩方面發力。在傳承紅色血脈上,高校要積極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接過歷史的接力棒,主動用好用活紅色校史資源,生動講述“身邊的紅色故事”,把學校建設成為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精神基地。長春理工大學以建黨100周年為契機,創作拍攝紀實片《我們的老校長——王大珩》,在校園內外引起了熱烈反響,在全省掀起了學習科學家精神的熱潮。

  在校園媒體融合上,高校近年來不斷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但決不能忽視“內容”的原創性生產。只有得到學生喜愛、認可的作品才能走進學生心里,真正構筑形成大學文化、大學精神,真正激發青年學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作者楊光系長春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