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一場“河小二”的守護之約

來源:河南高校資訊網 時間:2024-02-19  閱讀:次   |
42.9K

  本報新春走基層融媒體報道組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師生在檢測分析水質。 本報記者 李柯 攝

  ■2024新春走基層

  “今天風大,利于污染物擴散,大家一定要特別注意觀察,尤其要關注排水口是否有違規(guī)排污情況。”寒假第一天,浙江水利水電學院的“河小二”們便開啟冬季巡河護河工作——“河小二”是當地對守護運河志愿者的昵稱。

  下午兩點,水鄉(xiāng)紹興的氣溫接近冰點,陣陣朔風更是吹得人徹骨生寒。在紹興市柯橋區(qū)浙東古運河太平橋下,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水利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副教授孫國金,帶著3名“河小二”,正沿著千年歷史的古纖道行進。“浙東運河始建于春秋時期,是京杭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需要我們共同守護。”孫國金介紹。從2014年起,每到寒暑假,浙水院的學生們就會化身“河小二”,投身到大運河的守護中。10余年來,“河小二”們從大運河出發(fā),足跡遍布浙江90余個縣市區(qū),為守護綠水青山貢獻青春力量。

  一周3次,是“河小二”們雷打不動的巡河安排。身著藍色工作服,手拿抄網和便攜式水質檢測儀,隨時觀察水面情況,巡河工作看似簡單,卻需要專業(yè)的知識儲備和足夠的細心耐心。“我們在巡河時,要監(jiān)測水面藍藻情況、觀察違規(guī)污水直排,還要清理水面和河道兩側的垃圾,發(fā)現問題要及時上報并跟蹤處理。”水利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大三學生楊晟說。這是他第二次參與巡河,去年暑假,他首次以“河小二”的身份參與到亞運場館周邊水系的保護中,“感覺很有意義,也很有成就感”。

  去年,浙水院承擔了杭州亞運場館水環(huán)境保障項目,其間,曾出現過一次險情:7月,“河小二”們在巡河中發(fā)現,距亞運場館一公里左右的一條斷頭河里出現了藍藻。“七八月正是藍藻快速生長的時間,如果不及時處理,很可能危害亞運場館周邊的水環(huán)境。”孫國金說,得到消息后,他們馬上組織人力清理了水面上的藍藻,對該河道的排污管網進行了排查,處理了兩處漏點,之后又清理了河岸周邊的垃圾,同時,派出了除藻無人船加強巡邏,“終于及時化解了這次‘藍藻危機’”。

  眼下雖時值寒冬,不是藍藻的高發(fā)期,但“河小二”們的巡護絲毫不敢馬虎。從太平橋向東不到2公里的河道,他們巡護了近一個小時。

  完成了太平橋河段的巡護,孫國金又帶著學生們來到了杭甬運河柯橋段上的華舍橋監(jiān)測點。河道上,汽笛聲聲,貨船絡繹不絕。與太平橋段的古河道不同,柯橋段是聯通杭州和寧波的黃金水道,發(fā)揮著重要的航運功能。

  孫國金和學生穿過茂密的雜草和灌木叢,下到水邊,配合默契地取水樣。“這個點位是杭甬運河柯橋段的‘痛點’,上下游臨近監(jiān)測點水質一直正常,唯獨這里偶爾溶解氧不達標。”談到這里的情況,孫國金微微皺眉。2023年年中,紹興市相關部門找到孫國金,希望他的團隊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幫助解決這個“痛點”。接到任務以來,孫國金經常帶學生來這里采樣,“雖然病癥表現在這里,但病因可能在上下游的其他地方。”為此,他們不僅要關注這一個監(jiān)測點,還要關注上下游甚至整條河道的情況。“我們即將完成該河段水文水質的整體分析報告。”孫國金說,他鼓勵學生們積極參與,用專業(yè)知識和科技力量來解決這個實際問題。“今年內,我們將出具可行方案,爭取攻克這個難點。”

  科技賦能大運河保護,是“河小二”們近幾年巡河工作的亮點。無人機、無人船、水下機器人等設備相繼運用到了巡河中。

  在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的實驗室里,由浙水院師生自主設計研發(fā)的“浙水1號”智能除藻無人船正在升級改造。“這艘船由太陽能驅動,可以自主識別、打撈藍藻,還能同步進行水過濾。”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工程師劉武介紹,“它去年7月下水,還投入了亞運會的水體保護中。”除了無人船,學生還自主研發(fā)了通過騎行為水體充氧的騎行曝氣自行車,將全民健身和凈化水體相結合,成為亞運場館外頗受歡迎的體驗項目。

  “我們將繼續(xù)努力發(fā)揮學校的人才和學科優(yōu)勢,讓大運河的水更清,大運河更美。”浙江水利水電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項春對做好運河保護工作滿懷信心。

  (本報新春走基層融媒體報道組:王友文 蔣亦豐 楊文懌 李柯 執(zhí)筆:楊文懌)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