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衡水職院主動對接行業頭部企業 以產業學院建設助推產教深度融合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3-03-29  閱讀:次   |
42.9K

  近年來,衡水職業技術學院圍繞區域經濟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需求,瞄準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主動對接行業頭部企業,聯合知名企業先后創建了吉航(國際)航空產業學院、日月光半導體產業學院、中鐵電氣化鐵道運輸產業學院、瑞豐智能制造產業學院、華為ICT產業學院、偉博人工智能產業學院,實現校企合作全面覆蓋,并以建設產業學院為依托,全面開啟產教深度融合協同育人之路的探索征程。

  實踐中,該校產業學院建設風生水起。與合作主體雙向驅動,通過各個產業學院的建設,集中資源培植了新能源汽車、飛機維修、人工智能、集成電路制造等一批特色、重點和優勢專業,在精準施策、破立并舉中跑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衡職院”速度,成為助力區域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開啟“二次創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

  “成為一名發動機維修技術人員需要經過多長時間的訓練?”“未來出現無人機運輸,會對航空運輸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春季新學期第一課,吉航(國際)航空產業學院企業方專業教師楊殿澤講得引人入勝,學生聽得仔細認真。

  飛行器維修技術、民航運輸服務是衡水職院創建的第一個產業學院——吉航(國際)航空產業學院所開設的專業,合作方是航空工業集團下屬的吉林航空維修有限責任公司,該企業被稱為“中國航空維修搖籃”。

  產業學院落成近兩年來,學生受益、教師成長。作為衡水唯一一所高職院校,衡水職院已走過百年歷程,在重續輝煌“二次創業”背景下,如何在更大領域獲取新的突破,并以此帶動內涵建設“破題”,是擺在校黨委面前的重大課題。關于產業學院,新思想、新理念、新動作在校領導走訪調研思考中日趨明朗和成熟。

  “產業學院是立足區域產業發展,依托職業院校專業建設,以高質量人才培養為主要目標,整合院校和行業企業優勢資源共同打造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育人共同體。”學校黨委書記李增軍認為,國家職業教育支持政策密集出臺、衡水以及京津冀地區產業結構對高技術技能人才的吸納要求,強力催促著衡水職院要抓住歷史機遇,依托產業學院來打造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生態。

  摸著石頭過河、在經濟不發達地區蹚出一條高職教育發展新路,衡水職院躍躍欲試、躬行實踐。為此,該校出臺《產業學院建設與管理辦法》、科學設置各產業學院組織架構、明確“共生共長型”命運共同體;邀請企業領導或知名專家擔任產業學院院長,由校企教師共同成立專家委員會;完善合作共建共享機制和自我造血的持續發展機制,切實將產業學院建成高素質技術技能拔尖人才培養的搖籃。

  夯基礎重內涵擘畫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藍圖

  基于“校園融合產業園、專業融合產業鏈、課程融合崗位群”辦學路徑,衡水職院產業學院在專業共建、人才共育、“雙師”師資、課程體系、實訓基地、協同創新平臺方面拉高標準,由點到面多維立體擘畫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藍圖,力求快布局、快落地、快見效。

  在華為ICT產業學院,開設華為HCIA認證考試課程和鯤鵬生態應用開發課程;在瑞豐智能制造產業學院,開設理論實踐緊密結合的機械構圖、數控設備課程;在中鐵電氣化鐵道運輸產業學院,設置鐵路信號運營基礎、城市軌道交通接觸網維護、城市軌道交通信號檢修課程。

  計算機系教師參加鯤鵬產業學院“雙師”教師培訓,了解了鯤鵬應用移植方法,提高了科研服務能力和“雙師”素質。機電系通過產業學院的建設,設立“飛機維修名師工作室”,引領師資隊伍建設,多措并舉共育“雙師型”師資隊伍。

  在專業共建方面,通過中鐵電氣化鐵道運輸產業學院建設,“鐵道供電專業群”獲批省域高水平專業群;吉航(國際)航空產業學院獲評河北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人才強冀工程2023年度重點人才項目”立項單位。

  更重要的是,產業學院實現了人才培養供給側與產業發展需求側協調融洽。日月光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人事部經理孫健龍認為:“在產業學院畢業生輸出模式支持下,日月光能夠通過產學合作培育具有國際思維格局的新員工,為公司發展積蓄了新力量。”

  在實訓基地建設方面,隨著各產業學院的布局與建設,功能系列化、管理企業化、設備生產化、環境真實化、人員職業化的新型實訓基地建設正加緊推進,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公共實訓基地、飛機維修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等將在交通運輸學院陸續建成投用。

  在服務和引領產業發展中實現優勢價值

  面對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等國家戰略以及衡水區域發展新需求,衡水職院緊緊圍繞河北省12大新興產業、衡水“3+2”市域主導產業和“9+5”縣域特色產業調整專業、建設院區、輸送人才,在融入和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方面邁出堅實的步伐。

  伴隨雄商高鐵衡水段、石衡滄鐵路建設的推進,“軌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框架基本成型,鐵路高水平技術人才需求量龐大,鐵路復合型人才培養的產業學院模式,有效推動了人才供給與區域發展緊密對接。

  同時,該校牽頭并聯合全市各縣市區的職業院校、行業協會和企業共同發起成立衡水市產教融合聯盟,向企業派駐了幾十位大學教授科技特派員,和企業共同開展協同創新,實現“將科研寫在衡水大地上”的愿景。

  而談起產業學院的“引領”效應,亦是基于衡水地域產業特色布局而來。

  衡水市正積極打造集飛行培訓、通用航空服務和航空旅游等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發展模式。吉航(國際)航空產業學院的發展、CCAR-147培訓中心建設的落地,將引領社會培訓發展以及催生、衍生其他產業,成為民航人才的集散地。

  在北京中關村(棗強)產業協同創新基地,河北凌峰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芯片生產線已投產達效。此前,這家總部位于深圳的企業“嗅到”衡水職院日月光半導體產業學院布局良機并到衡水投資,讓當地“無中生有”崛起了“芯”力量。無獨有偶,一家從事集成電路的知名臺商企業也擬在衡水投資建廠,芯片及相關產業“朋友圈”正逐步壯大。

  產業學院建設是一盤大棋,其魅力遠不止于此。未來,如果在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技術服務、學生創新創業等方面形成一批高質量建設成果,將為高職院校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新模式和新范本。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