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師范學院 探尋紅色文化融入音樂人才培養路徑
南昌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始終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采用“紅色+五融入”創新工作機制,踐行紅色文化融入教育教學、融入科學研究、融入藝術實踐、融入社會服務、融入教師成長。音樂舞蹈學院將紅色文化充分融入該學院發展各環節,探索科學的音樂人才培養路徑,取得了豐碩育人成果。
緊扣人才培養目標
構建紅色音樂教學體系
學院堅持“紅色育人”理念,緊扣音樂學人才培養目標,研究制定了《音樂學專業課程思政指標》,深入挖掘江西紅色文化資源,構建紅色音樂課程體系,推動紅色音樂進大綱、進教案、進教室。打造了“江西紅色音樂鑒賞”“聲樂、鋼琴、器樂專業主修(紅色作品)”“合唱”等紅色專業課程體系,多門課程獲批江西省精品課程。學院堅持“五育并舉”,將“紅色”融入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使學生思想政治素質進一步提升,60%的學生在大一就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學生專業能力、就業競爭力進一步加強,近3年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分別達到80.9%、83.1%和93.2%。2021年,學院成為江西省音樂學師范論證通過單位,在“師德規范、教育情懷、學科素養、社會聲譽”等方面得到教育部門專家組的認可。
挖掘紅色文化資源
加強紅色音樂課題研究
作為江西省紅色文化宣講基地,南昌師范學院始終秉承“紅色初心,砥礪創新”的辦學精神。學院依托學校紅色文化教育資源,引導教師在百年黨史和紅色文化資源中汲取精神養分,打造“紅色+科研”模式,組建紅色音樂研究團隊,積極開展對外學術交流,與行業專家共同開展紅色音樂學術攻關,促進學院科研提質增效。近5年,學院教師在紅色音樂研究領域主持參與國家、省級科研項目共計21項。例如,“中央蘇區紅色音樂傳播現狀與對策研究(項目編號:YS22223)”入選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中央蘇區(1927—1934)革命音樂傳播載體研究(項目編號:23YS20)”入選江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此外,學院教師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出版著作9部、教材4部。
開展紅色藝術實踐
傳承紅色基因
學院堅持“以美育人、藝心向黨”,引導師生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積極組織開展“紅色藝術展演”“主題黨日”“誦讀紅色家書”等活動,致力于加強學院樂團藝術實踐平臺建設,演出了《映山紅》《十送紅軍》《送郎當紅軍》等一批具有江西紅色文化元素的優秀作品。近3年,學院師生開展紅色藝術講座、演出、比賽和專題實踐活動80余場,深受各界好評。同時,學院師生以紅色資源“活水”滋潤藝術“沃土”,創作了《八個伢崽》《初心》《信仰》等一批歌頌黨、歌頌祖國、謳歌新時代的紅色題材文藝作品,先后在“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全國普通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和教師基本功展示活動”“中華民歌大賽”“文華獎”“‘映山紅杯’全國紅色經典翻譯大賽”等國家、省級比賽中獲獎30余項。
人才服務社會
弘揚紅色精神
學院堅持發揮專業和人才優勢,主動服務社會,開展形式多樣的藝術表演、公益講座和藝術教育活動。學院致力于服務“六個江西”建設,助力弘揚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和長征精神。近年來,師生受邀參加“巴基斯坦獨立70周年慶祝活動”“印尼世界舞蹈節”“南昌國際軍樂節”“江西衛視春節聯歡晚會”“中國農民豐收節”等國內外大型演出,受到各界的贊譽。2019年,學院組織編排的江西彩車“金色贛鄱”參加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天安門花車巡游活動,獲巡游“華美獎”。同時,學院致力于服務基層、社區和學校,推出“青韻雅堂”“青韻藝堂”“青韻星空”“三青”活動,長期堅持參與文藝志愿服務活動,通過紅歌、紅舞,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弘揚偉大建黨精神。
堅持紅色文化引領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學院堅持將紅色文化融入教師培養,強師鑄魂、強師鑄本。通過開展紅色音樂學科論壇、專題講座、研討班、紅色教育基地學習等形式,提升教師紅色文化素養。同時,學院定期組織紅色文化專項教育活動,引導教師強化職業道德意識,爭做德藝雙馨“四有”好老師。現階段,學院教師有4人入選“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被評為“江西省高等學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人被評為“江西省高等學校中青年骨干教師”,12人被評為“‘雙師雙能型’教師”。另外,多人次獲得“江西省優秀共產黨員”“新時代贛鄱先鋒”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學院通過“紅色+五融入”工作機制,使師生更加深入地領悟了紅色文化的思想內涵,堅定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文藝觀,增強了對國家的認同感和責任感。未來,學院將繼續砥礪前行,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吳曉峰)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