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濟寧學院 以校地校企合作成效檢驗主題教育成果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3-07-30  閱讀:次   |
42.9K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濟寧學院把提升服務企業效能和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作為主題教育重要落腳點,在制度保障、平臺搭建、成果轉化、機制創新等方面下功夫,以主題教育推進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對接行業鏈、產業鏈,服務地方產業發展。

  以制度凝聚共識,為校地校企合作提供保障

  學校把深化產教融合,構建多元參與、多主體辦學機制納入“十四五”發展規劃和“1385”發展戰略,成立合作發展辦公室,制定《現代產業學院建設實施方案(試行)》《科研創新團隊管理辦法》《科研項目及成果分類認定辦法(試行)》《科技成果轉化管理辦法》《橫向科研項目及經費管理辦法》等文件,統籌推進學校與政府部門、企業、科研機構、社會團體的全面合作。通過擴大二級學院科研管理權、用人自主權、薪酬分配權、經費使用自主權,修訂崗位聘用辦法、績效工資分配辦法,建立了以崗位價值和業績貢獻為核心的分配體系,充分調動全校師生參與產教融合的積極性、主動性。2023年以來,學校與梁山縣、金鄉縣、鄒城市政府部門以及濟寧城投控股集團、孔子文化旅游集團等簽訂了26項戰略合作協議,與企業簽訂技術合同72項。

  以平臺匯聚智慧,為校地校企合作搭建橋梁

  學校圍繞新舊動能轉換和地方產業升級,依托化工、機電、信息、生物、材料等高水平應用型專業群,組建了新能源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院、安全工程技術中心、資源開發與高值化利用工程中心等產學研服務平臺,賦能行業企業發展。生命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李明麗科研團隊,立足濟寧學院靶向抗腫瘤藥物研究院,服務于醫藥健康產業。產業學院夏自祥智能裝備科研團隊,解決濟寧能源發展集團球閥表面耐磨性不夠的問題。工程學院武泉森科研創新團隊,致力于復雜條件下高應力邊角煤巷道圍巖控制技術研究,提高濟寧能源發展集團煤礦安全生產效能。

  圍繞濟寧市大力發展現代港航物流產業的戰略規劃,學校主動與濟寧能源發展集團合作,成立現代港航產業學院,對接企業裝備研發制造、新能源船舶設計、數字化生產及人員培訓等方面需求,在人才共引共享、共建研發平臺、聯合技術攻關和課題申報等方面開展合作,推動科研力量、技術裝備等資源共享,促進“產學研用”一體融合。與企業共建金屬材料檢測分析平臺和大型電氣檢測分析平臺,選派高層次人才掛職“科技副總”,組建博士專家服務團深入港航企業,服務濟寧現代港航物流突破戰略,為濟寧加快推動內河航運提檔升級、加速搶占行業制高點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以項目促進融合,為校地校企合作點燃引擎

  積極促進科研項目成果轉化,制定“大團隊、大平臺、大項目、大成果”創新舉措清單,梳理企業需求信息,學校16個二級學院深入440多家企業問計問需,33支專家團隊、200余名專業教師深入地方和企業,為企業提供技術研發、項目申報、成果轉化、員工培訓等服務,助力企業創新發展。

  生命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李彥連教授、王超博士團隊助力泗水縣科技脫貧,通過“肉牛養殖—沼氣—有機肥—作物”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儒商學院直播電商創新創業服務團隊,打造“專業+平臺+基地+創新創業”四位一體服務矩陣。化學化工與材料學院鄭逸群團隊致力納米材料研發,多項科研成果得到有效轉化,為企業帶來可觀效益。化學化工與材料學院邱乃亮科研團隊改進了山東法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橡膠助劑ZMBT產品生產工藝,解決了該產品雜質含量控制問題,并進一步改善產品色澤問題,擴大了產品的應用領域,拓寬了產品銷路。

  以創新賦能發展,為校地校企合作注入活力

  創新人才引育政策,實施“編制在事業、工作在企業”柔性引才機制,制定《濟寧學院校地校企人才共享計劃暫行管理辦法》,先后選派17名博士到企業掛職科技副職,實現校企人才共引共享。把企業家精神融入到人才培養體系中,學校聘請濟寧市知名企業家張廣宇、李魯、虢洪增、李合軍等為特聘教授,定期開展企業家進校園活動,分享創新理念、創業經驗和管理智慧,促進校企協同發展。實施學科平臺團隊一體化建設,構建“方向聚焦—團隊攻關—平臺支撐—成果產出”機制,以企業行業需求為導向開展有組織科研,采用“人才+項目+平臺”服務模式,深化校企人才融合發展。學校成立技術轉移辦公室,與濟寧經開區共建科技成果轉化基地,23名教師參加了技術經紀人培訓,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出臺《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管理與獎勵辦法》,進一步強化產教融合培養,不斷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能力和辦學水平。

  (張旭)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