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與河海大學、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等單位聯合建設的科教融匯試驗基地舉行揭牌儀式
本網訊 11月22日上午,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與河海大學、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河南省水土保持監督監測總站、嵩縣水土保持監測站等單位聯合建設的“嵩縣水土保持與碳過程科教融匯試驗基地”暨“水利部黃土高原水土保持重點實驗室流域水沙過程觀測研究站”揭牌儀式在嵩縣水土保持監測站舉行。河南省水利廳副廳長李建順,河海大學副校長董增川,河南水文水資源中心主任王鴻杰,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胡昊,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紀委書記陳樹峰,中原學者姚文藝,洛陽市水利局副局長檀尊社,嵩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張宏業以及各單位相關人員參加儀式。儀式由姚文藝主持。
揭牌合影
李建順、胡昊為嵩縣水土保持與碳過程科教融匯試驗基地揭牌
董增川、陳樹峰為水利部黃土高原水土保持重點實驗室流域水沙過程觀測研究站揭牌
基地前合影
李建順對嵩縣試驗基地建成給予了高度肯定,指出這是河南水土保持歷史上的一件大事、盛事,是多方共建共享共管的合作成果,必將成為水土保持領域高水平實驗研究的重要基地。他提出三點希望,一是要在水土保持生態領域科學前沿研究方面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爭取實現重大科學問題與關鍵技術的突破創新,努力爭取將嵩縣試驗基地入選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序列。二是要充分利用嵩縣水土保持監測站平臺、科學試驗與教學實訓融合的觀測試驗研究基地,加強科普宣傳教育,培養水土保持高層次人才。三是要加強科研成果轉化,要充分利用嵩縣試驗基地促進河南省水土保持試驗監測體系的發展和完善,加強相關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技術推廣,助力河南省水土流失治理、生態衍生產業的發展。
胡昊代表牽頭建設單位發言,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學校發展的各單位表示誠摯的敬意。他指出,此次科教融匯試驗基地和觀測研究站的成功建設,是一次加深了解、增進友誼、共謀發展的良機,也是一次拓展合作領域、加快發展的又一個里程碑,更是持續推進科教融匯、產教融合的新開端、新起點。通過試驗基地和觀測研究站的建設,加深了學校同全國頂尖水利高校、黃河流域領頭科學研究院、國家級觀測站之間的溝通與聯系,有助于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實踐經驗和綜合素質,提升職業適應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對提升學校水土保持技術專業的教科研水平及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站在新的開端和起點上,要充分發揮多方人才資源聚集優勢,為黃河流域和河南省的發展培養大批水利高素質高技能專業人才,也為今后深層次的合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董增川指出,試驗基地和觀測研究站的建立標志著水土保持、水沙領域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協同創新新篇章的開啟,搭建了進一步揭示水文循環的演變規律和驅動因素、探索水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加強水土保持措施的研發和應用、降低碳排放的力度和影響的協同創新平臺。
陳樹峰致辭。他指出,嵩縣試驗基地作為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黃河流域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對揭示土壤侵蝕過程與機理、水土保持調控水沙過程的作用機制、水土保持固碳效應等方面提供關鍵數據支撐。
張宏業致辭。他表示,基地落戶嵩縣是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嵩縣將以此次揭牌為契機,充分抓住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優勢,通過雙方合作,探索出產學研一條龍的新路子,帶動嵩縣水土保持研究水平的提高,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嵩縣”提供強有力的水利支撐和保障。
李建順、胡昊共同為“嵩縣水土保持與碳過程科教融匯試驗基地”揭牌。董增川、陳樹峰共同為“水利部黃土高原水土保持重點實驗室流域水沙過程觀測研究站”揭牌。與會人員對嵩縣胡溝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觀測站進行考察。(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