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經貿學院期貨產業學院揭牌
本網訊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指南(試行)》(教高廳函〔2020〕16號)和《河南省教育廳等部門關于推進高等學校產業學院建設的指導意見》(豫教發規〔2021〕44號)等文件精神,加快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步伐,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增強服務區域經濟發展能力,3月23日 ,鄭州經貿學院和期貨日報共建的“期貨產業學院”揭牌儀式在鄭州經貿學院學術報告廳舉行。
期貨產業學院揭牌儀式現場
鄭州經貿學院校長呂振合、副校長張超,《期貨日報》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笠出席揭牌儀式,鄭東新區金融局,鄭州商品交易所,《期貨日報》社有限公司及部分產業公司、基金公司、期貨公司代表參加揭牌儀式。揭牌儀式由張超主持。
會上,鄭州經貿學院副校長張超宣讀了《鄭州經貿學院關于成立期貨產業學院的決定》,張超指出,期貨產業學院不僅有助于提升專業教師服務產業的能力,同時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是產教研聯合的典范。
期貨產業學院院長牛艷莉介紹了期貨產業學院的基本情況及在校企協同育人方面取得的成績。牛艷莉指出,人才培養需要高校的理論訓練和行業企業的市場經驗相結合,發揮理論和市場的雙優勢,為政府部門、產業和金融機構輸送熟練掌握金融衍生品市場功能和業務運行規律的高質量應用型人才。
《期貨日報》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產業學院副院長丁笠介紹了我國期貨市場發展現狀及設立期貨產業學院的背景。丁笠充分肯定鄭州經貿學院前置期貨課程對期貨行業人才培養的重要作用,期貨產業學院的建設有助于將產業需求與專業發展相結合,使人才培養更具專業性和針對性,對期貨行業人才輸送大有裨益。
鄭州經貿學院校長呂振合發表致辭。呂振合指出,產業學院是高校與行業中的重點企業根據各自的資源優勢,政產學多方參與,以企業的生產鏈、技術鏈與服務鏈為教學、科研和服務對象,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的應用型專業學院。產業學院是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是產教融合走向深入的必然選擇,是校企合作發展模式的創新之舉,也是教育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大舉措,使學校的人才培養更加貼近企業的崗位需求。呂振合對期貨產業學院的建設提出三點期望:一是要立足地方實際,不斷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二是要不斷探索創新,大力拓展校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三是要精心打造,把期貨產業學院建設成為學校校企合作的樣板和典范。
“期貨產業學院”揭牌儀式
儀式結束后,丁笠為全體學生作了“期貨人才培養”的專題報告,勾勒出期貨“小行業、大市場”的面貌,闡釋了期貨及衍生品的基礎知識,指出期貨對宏觀經濟和產業發展的影響,對實體企業的作用和歷史性發展機遇以及行業對人才的需求等。丁笠鼓勵同學們進入期貨行業,深耕量化投資領域。(鄭州經貿學院供稿)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