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學生收割機手杜夢園
河南作為“中原糧倉”,小麥產量占據全國四分之一,今年,小麥種植面積在8500萬畝以上。
時下正是麥收時節, 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23級畢業生杜夢園巾幗不讓須眉,以一個大學生收割機手投身到麥田間,爭分奪秒的為農戶搶收小麥。視線快速切換于麥田和車內監測屏幕上,手腳協調配合,駕駛熟練的操縱著聯合收割機。可是,在很多大學生畢業選擇去大城市闖蕩的時候,她為什么選擇投身鄉村呢?讓我們一起聽聽她的故事。
杜夢園說:“ 我的父親是一名經驗豐富的收割機手,他在這個行業里摸爬滾打了二十多年。從小我就跟隨父親在田間地頭勞作,耳濡目染之下,我也學會了開收割機。為了更好地幫助父親,我特意去考了收割機駕駛證。每當農忙時節,我都會和父親一起駕駛收割機在田間穿梭,為鄉親們收割莊稼。雖然這份工作很辛苦,但是每當看到鄉親們滿意的笑容,我就感到無比的滿足和自豪。”
作為網絡營銷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她不僅認真鉆研專業知識,敢于嘗試,還先后獲得獎學金、助學金和三好學生等榮譽。
“我在學校的那些年,我的專業課老師和同學們對我有很大的幫助,那是一段充實而難忘的時光。在那里,我不僅學到了專業知識,更學會了如何與人相處,如何面對挑戰。我深知,知識是改變命運的關鍵,所以我始終保持著對學習的熱情,努力提升自己。”充滿自信的杜夢園,坦然地訴說美好的校園時光。
在非農忙時期,夢瑤會變身為一名主播,她結合自己所學專業知識,通過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市場需求的了解,不斷在實踐中鍛煉自己。
在農產品包裝分揀的過程中,她積極邀請本地在家照顧孩子和老人的家庭人員加入,讓鄉親們在家門口就能賺取一份零花錢。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她開始在抖音上發布一些自己的日常和家鄉的美景。沒想到,這些視頻吸引了一些粉絲的關注。他們紛紛留言表示對她的支持和鼓勵,這讓她感到非常溫暖和感動。隨著粉絲數量的不斷增加,她便開始嘗試拍攝一些更有意義的視頻內容。她這些視頻不僅讓更多人了解了她的家鄉和鄉親們的生活狀態,也讓她走入故鄉山川,在飽覽美景的同時,感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沿著鄉間小道,走進鄉土中國深處,感受鄉村振興的成果。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要實現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的支撐。杜夢園深知,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有責任和義務為家鄉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于是,我開始了電商直播的創業之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助推家鄉的農產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在拍攝視頻的過程中,我受到了很多媒體的關注和報道。新華社、央視網等媒體都對我進行了采訪和報道。這讓我感到非常榮幸和自豪,也更加堅定了我為家鄉做貢獻的決心。
夢園說,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繼續堅持自己的夢想和信念,不斷努力學習和提升自己。同時,我也將積極參與家鄉的公益事業和志愿服務活動,為鄉親們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支持。我相信,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共同努力,我們的家鄉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和繁榮!(寧愛懿)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