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鄭州經貿學院會計學院學子赴安陽湯陰縣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來源:河南高校資訊網 時間:2024-07-30  閱讀:次   |
42.9K

  本網訊 7月8日-9日,鄭州經貿學院會計學院成立“智艾領航繡鄉野,惠農筑夢譜新篇”實踐團,前往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五陵鎮和伏道鎮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本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依托當地智慧農業、特色產業和紅色文化資源,通過“實地調研”“理論宣講”等形式,將專業知識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深入田間地頭、生產一線,走進村屯農家,深刻體悟新時代背景下,農業農村農民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依托智慧農業、特色產業,實現農民增產增收,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生態新畫卷。

  深入田間地頭,感悟智慧農業

  7月8日,實踐團來到安陽市湯陰縣五陵鎮麥多國家級生態農場進行參觀學習,深入了解麥多生態農場所采用的BOO生態循環模式,即新型能源沼氣、有機肥料、有機果蔬的全程無土栽培技術。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麥多生態農場參觀學習。汪柔 尤士佳攝

  隨后,農場創始人韓玉祥講述了在智慧農業發展中的機遇與挑戰,并與實踐團成員探討了公司財務管理方面的困境。對于未來,他信心滿滿地說:“農業也得轉型發展,也要技術創新。綠色農業就是通過有機肥替代化肥,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把化肥農藥投入降下來,產品質量提上來。我們想把農場的循環農業模式推廣給更多人,帶動更多農戶增產增收增效,大家共同致富,F在有10多家農業生產基地與我們合作,我們給他們輸送技術,鼓勵大家都來發展生態農業!”

  實踐團通過實地參觀和座談交流了解到,目前該農場所采用的“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不僅促進了當地農民的增產增收,而且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村產業發展、開展就業扶持等方面均作出了新的貢獻。

  探訪特色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7月9日,實踐團探訪位于湯陰縣伏道鎮的安陽九頭仙艾業有限公司,了解學習該公司如何通過艾草產業拉動就業、帶動產業發展,實現富民強縣。

圖為實踐團在湯陰北艾參觀學習。汪柔 尤士佳攝

  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實踐團參觀了湯陰北艾博物館,該館陳列展覽了“湯陰北艾”的發展歷程,大量的圖文記載和制作工藝展示了“湯陰北艾”文化的千年傳承。在加工車間,大家一起參觀了艾條艾柱、艾草精油、艾絨枕頭等產品加工流水線,對艾草產業鏈及相關工藝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

  從艾草種植地、加工車間、產品展廳再到艾產品消費市場,如今湯陰已經實現了艾草種植業、艾草精深加工業、灸療服務和文旅康養業的“三產聯動”閉環體系。小小的一株艾草撬動了龐大的產業,湯陰北艾的發展故事不僅拓寬了同學們的視野,也為同學們調研學習鄉村振興提供了優秀案例。

  開展基層調研,傳遞愛與力量

  實踐團深入田間地頭,走進村屯農家,圍繞當地特色產業、鄉風文明、基層治理及生活現狀等展開實地調研,通過與村民深入交流,了解到當地政府積極引導和扶持特色農業產業的發展,通過引入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提升了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這一舉措不僅增加了當地居民的收入,更為鄉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圖為實踐團在湯陰北艾生產基地實地調研。汪柔 尤士佳攝

  此外,實踐團還在屯莊村民委員會開展了農村普惠金融、常見金融反詐案例、暑期防溺水等主題宣講活動,不僅有效提升農村居民的金融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同時,也為青少年們帶來了一堂生動有趣的安全教育課,確保他們能夠度過一個既安全又愉快的假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實踐團走訪了當地留守兒童家庭,與當地村委會攜手,共同制定了關愛留守兒童的措施和計劃,同時通過給孩子們分發畫筆、粘土、與他們共同畫畫創作等活動,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關愛和支持,幫助他們體會到來自社會的溫暖與關懷。

  筑牢信仰之基 追溯紅色記憶

  教學的課堂絕不只是在課堂,還應該在紅色文化的產生地,親臨現場、觸摸歷史,更能體驗紅色文化的真諦。安陽湯陰縣紅色資源豐富、紅色基因厚重,是思政教育的活教材、資源庫。岳飛廟內,岳飛精忠報國的事跡激勵著每一位成員,其“還我河山”的壯志與“文武清廉”的節操,成為新時代青年學習的楷模。而解放湯陰紀念館則通過珍貴的歷史照片與文物,再現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讓成員們深切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為了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所付出的巨大犧牲。

圖為實踐團在岳飛廟合影留念。汪柔 尤士佳攝

  實踐團把課堂搬到了岳飛廟與解放湯陰紀念館,讓課本上的知識“變成”可觸碰的實物,讓青年學子邊走邊學,邊學邊走,引領青年在實踐中學思踐悟,厚植愛國情懷。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青年學子放下架子、彎下身子、耐著性子,深入基層、深入鄉村,把大思政的課堂搬到田間、擺進現場,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接下來,實踐團成員們將立足專業特色和優勢,持續聚焦鄉村振興戰略成果、農村經濟產業發展進行探索,與實踐充分互動、與時代同頻共振,將所知所學運用在祖國廣袤的土地上,將青春奉獻在廣闊的、充滿希望的田野上,以滿腔的熱忱和堅定的行動,肩負起社會的責任和時代的使命。(楊越)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