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標準貫通、評價賦能”引領綜合育人改革新篇章
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始終堅持以服務鄭州為導向,聚焦技能型人才培養,突出“標準貫通、評價賦能”引領綜合育人改革研究與實踐,為地區經濟發展培養了一線應用型財經類人才,在辦學能力與育人水平上實現了高質量、跨越式的發展。
一是課程體系實現標準貫通。學校通過優化課程體系,實現專業知識、技能標準與行業需求的有效對接。其中,會計學院在深化產教融合的過程中,構建了“數智+財稅工坊”育人體系,將大數據思維和數智化應用融入課程教學的全過程,體現了課程標準的行業貫通。通過與行業龍頭企業的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標準,確保課程內容與行業標準的無縫對接,實現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效融合。
二是評價標準實現全面貫通。學校建立了從校內到校外、從理論到實踐的多維度評價體系,確保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都能得到客觀、全面地評價。構建“政、企、行、校”四方評價機制,通過政府引導與支持、行業指導與參與、企業合作與共贏和學校主體與實施,實現四方協同綜合育人機制。學校于2022年獲批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中心,開展考前培訓、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全面評估,確保評價標準的科學性和權威性。
三是以評價推動教學發展。學校利用教學管理系統,采集分析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課堂教學情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實踐表現、學習成績等數據,進行教師畫像和學生畫像,開展教學評價,同時將評價結果作為反饋機制,用于指導教學改革與實踐,通過對評價數據的深入分析,識別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和改進空間,進而優化教學方案,提升教學質量,鼓勵學生參與評價過程,通過自我評價和同伴評價等方式,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和責任感,促進其自主學習和全面發展。
四是以評價激發創新活力。學校將評價作為激發創新活力的重要手段。在二級學院實施“3+4+2”數智特色實踐課程體系,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興趣和職業規劃選擇拓展課程,并通過項目實踐、技能競賽等方式展示學習成果,獲得供應鏈管理師等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同時,通過設立創新項目,鼓勵師生參與科研創新和社會服務活動,將評價結果與獎勵機制掛鉤,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和實踐能力。
綜上所述,“標準貫通、評價賦能”綜合育人改革研究與實踐是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在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的重要實踐。通過不斷優化課程體系、完善評價體系等舉措,學校進一步提升了辦學水平和育人質量,為社會培養兼具高素質與高技能的財經領域技術技能人才。(范書珍)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