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校園育新才
教育部啟動“大美校園”征集展示活動, 第一階段收到8100余件投稿作品—— 大美校園育新才
山海之間,巍巍學府佇立百年;江渚之上,山光水色意蘊悠遠;學子筆下,摹畫永恒的紀念……
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4月下旬,教育部啟動“大美校園”征集展示活動,活動分成“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發(fā)展之美”3個階段陸續(xù)推出,面向廣大師生員工、教育工作者以及社會人士特別是青少年群體廣泛征集攝影、繪畫、視頻、文字、VR/AR等作品,生動呈現(xiàn)師生校園生活的可喜變化,以小見大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事業(yè)在黨的全面領(lǐng)導下取得的非凡成就。
征集展示活動開展一個多月以來,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guān)注。截至目前,“大美校園”第一階段“自然之美”已近尾聲,已收到8100余件投稿作品,覆蓋全國31個省(區(qū)、市)和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作者中既有幼兒園的小朋友,也有大中小學的青少年學子;既有潛心育人的教師,也有關(guān)心教育的各界人士。形式多樣的作品里,校園春色如許,師生寄情書海,學者攻關(guān)科研,志愿者攜手抗疫,繪就教育發(fā)展欣欣向榮之景。
校園“比美”千校競相展風貌
或為群山環(huán)繞,或映碧波浩渺,散布在五湖四海的大美校園各有別樣風光。
晴空下,青磚坡頂?shù)那迦A大學百年大禮堂莊重典雅;花海畔,中國人民大學藏書館無聲佇立;珞珈旁,武漢大學古建筑的跳躍線條延展出現(xiàn)代的活力;穹頂上,天津大學星空璀璨……一組又一組高校美景的視頻和美圖,掀開了“大美校園”活動的序幕。
多所高校通過兩兩“對決”、校園“比美”的方式精彩亮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展現(xiàn)校園的青春昂揚;浙江大學、廈門大學邀網(wǎng)友在“浙”里,美一“廈”;天津大學、武漢大學的攜手出現(xiàn),讓大家驚嘆“我的‘天’,美到‘珈’”;中央美術(shù)學院、中國海洋大學的校園美不勝收,花開成海;東北大學、江南大學則展示了南來北往的如畫風景;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的校園之美更是“交”相輝映。這些校園美景大比拼吸引了更多學校的參與,河南、山東、陜西等省的高校紛紛組隊,接力挑戰(zhàn),曬出大美校園的魅力畫卷。
除了高校組團參加,還有很多師生自發(fā)投稿,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在蘇州大學天賜莊校區(qū),刻著校訓“養(yǎng)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的東吳大學老校門前,絢爛的晚櫻正在枝頭綻放。蘇州大學黨委宣傳部教師張東潤用相機定格了這一瞬間,投稿給了“大美校園”征集展示活動。她說:“這里是學子們記憶里最鮮明的地方,時刻都有校訓在提醒我們,珍惜時光,練就‘完人’。”
“下完雪剛出太陽,天空一片蔚藍色,遠處的博格達峰巍峨雄壯……”午間,新疆大學學生曹勛哲正要前往食堂,恰好偶遇這樣一幅校園美景,急忙駐足拍攝,“在博格達峰的映襯下,我們博達校區(qū)廣闊而有層次,這就是我心中的大美校園。”
東北林業(yè)大學退休教授鄒興淮業(yè)余酷愛音樂,譜寫了千余首歌曲,工作了40余載的校園自然也成為他的靈感來源:“每當我駐足于東林校園,四季美景碎我心田,帽兒山巍峨,涼水靜幽,林中育人,砥礪登攀……”他把這首自己精心譜曲的校園歌曲報送給活動組委會,優(yōu)美的曲子通過活動展示平臺傳播開來。
展示美好師生創(chuàng)作繪新篇
徜徉大美校園,品味風土人情,師生們?yōu)榱藢⒋竺佬@的自然之美盡情展示,紛紛拿起相機、顏料、紙筆,認真創(chuàng)作記錄。
歷時半年,前后拍攝50余次,延時攝影作品《時空·湘大》成片不易。“每次拍都要曬一兩個小時,調(diào)色又要花一個小時,好看的景色又總是轉(zhuǎn)瞬即逝。”只要一看到有感觸的景色,湘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大二學生陳單濤就會叫上小伙伴們架起相機。雖然拍攝的過程辛苦,但是成果卻讓他們深深震撼,“一切都那么和諧,那么完美。這次有這樣一個活動,能夠把這個視頻展示出來,是太美好的一件事”。
當現(xiàn)代的設計與古老的陶瓷碰撞,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火花?3名江西陶瓷工藝美術(shù)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的學生給出了答案。“剛到景德鎮(zhèn)讀書時,我們就產(chǎn)生了靈感。”該校學生江輝和兩名小伙伴選取景德鎮(zhèn)的建筑和陶瓷元素,以抽象的形式、極簡的線條和立體的結(jié)構(gòu),創(chuàng)作出《景德印象》系列畫作,“彰顯了景德鎮(zhèn)的悠遠歷史和中國瓷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們學校也深受景德鎮(zhèn)的人文影響”。
紫云末、方解石、黑曜石……純天然的礦物化作顏料,在金屬箔的映襯下熠熠生輝。安徽省合肥市五十中學東校望江路校區(qū)2020級學生齊藝嘉用自己的巖彩畫作參與此次征集展示活動:“我畫的是我們學校的標志性雕塑——‘放眼世界’。希望這件作品能夠表達我對學校和老師的感謝,讓所有同學都能回憶起校園生活點滴的美好。”指導教師王海齡說:“學生用巖彩形式創(chuàng)作,感受傳統(tǒng)壁畫的古樸和現(xiàn)代巖彩畫的美感,記錄下校園最美的風景,對他們的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又是一次提升。”
鮮艷的色彩、稚拙的筆觸,孩子們繪就的校園充盈著童年的無憂。在山東省壽光市匯文學校二(2)班學生陳可馨的筆下,她正躺在花叢掩映的草坪上酣睡,身旁還放著一籃滿滿當當?shù)拿姘?ldquo;每天來到學校,就像在花園里學習生活。老師帶我們走過了每一個角落,我才發(fā)現(xiàn)學校有這么多美景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陳可馨說。當她的作品在“大美校園”活動展示平臺上展出后,一名網(wǎng)友留言說:“美的畫作為校園錦上添花,映照出師生美的心靈。”
以美育人攜手同表愛國情
了解校史校情,聚焦以美育人,牢記使命擔當,學校師生在參與“大美校園”活動中,感受校園之美,傳承愛國之情,篤定報國之志。
一磚一瓦間訴說沉浮,飛檐斗拱中見證文明,清華大學古老計時器下鐫刻的“行勝于言”,滋養(yǎng)著一代代清華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徜徉于校園,師生與往圣先賢的雕像和碑刻相遇,在心靈層面與先輩共享了同一個空間,也讓過往的歷史潛移默化地指導著當下的學習與奮斗。”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國家形象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梁君健表示,校園之美鼓舞著師生員工在砥礪奮進的道路上永不止步。
石門墩、白皮松、海棠樹、校訓石、大師雕像……“校園里師生的打卡點,是中央美術(shù)學院傳統(tǒng)文化可觸摸的物化載體,這些物件承載著美院人的百年情感。”中央美術(shù)學院黨委宣傳部部長秦建平介紹,中央美術(shù)學院近年來致力于百年傳統(tǒng)文化建設,打造了富有濃郁美院情結(jié)和百年歷史溫度的傳統(tǒng)課堂,此次積極參與“大美校園”活動,也是希望更好地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在師生中打造一堂“大思政課”。
“大美校園”活動開展以來,天津大學深入推進實施“美麗校園計劃”,與師生共建富有人文氣息的校園環(huán)境,通過各官方平臺發(fā)布體現(xiàn)校園風光、大學文化、家國情懷等方面的推送、攝影、視頻等新媒體作品。天津大學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呂靜說:“活動不僅展現(xiàn)校園之美,也體現(xiàn)精神之美、育人之美,激勵同學們在青春賽道上跑出天大學子踔厲奮發(fā)的精神面貌。”
作為“大美校園”活動第一階段“自然之美”的協(xié)辦高校,廈門大學組建了工作專班,為廣大師生的熱心參與提供支持服務。“這次活動從校園著眼、從師生出發(fā),以小見大地反映10年來教育改革發(fā)展的重大成就,創(chuàng)意非常好。”廈門大學黨委副書記徐進功表示,活動引導廣大師生留心關(guān)注身邊的美好,充分挖掘?qū)W校的底蘊,感悟校園之美和教育事業(yè)的大發(fā)展,收到了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良好效果。
據(jù)了解,“大美校園”征集展示活動作品通過教育部政務新媒體、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電視臺、學習強國、中國青年報、嗶哩嗶哩等平臺展示以來,引起網(wǎng)友熱烈討論,累計瀏覽量近兩億。網(wǎng)友“樹下的小生靈”留言:“飲水思源,愛國榮校,這是一輩子銘記的校訓。”網(wǎng)友“青青子衿”留言說:“大美校園,真贊!”更多網(wǎng)友在留言中表達感恩母校之意、努力奮斗之情。
目前,“大美校園·自然之美”階段即將收官,“大美校園·人文之美”階段正在開啟。“人文之美”征集展示作品將聚焦師生群體,彰顯人文底蘊,緊扣校園歷史文化的積淀與傳承,展現(xiàn)教學、科研、社會實踐、志愿活動中的師生風采,讓更多的青春故事、校園傳承、報國之志盡情展現(xiàn)。
(正文結(jié)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