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全鏈條協同創新 打造新時代強師

來源:中國教師報 時間:2022-05-09  閱讀:次   |
42.9K

  打造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貴在創新發展。《強師計劃》明確提出“開展國家教師隊伍建設改革試點”,這是強師計劃的點睛之筆,是深化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關鍵一招。圍繞新時代強師目標,需要聚焦教師培養、發展、管理、使用全鏈條協同創新,探索新思路、新機制、新舉措,持續強優勢、補短板、增活力,推動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向縱深發展。

  聚焦教師教育改革,提升教師隊伍能力素質。《強師計劃》的實施將有力推動教師教育提檔升級,落腳在省級層面,需要在協同創新上找準著力點。一是在“校地協同”上發力,建強省級師范教育基地、縣級教師發展機構、中小學校教育實踐基地,推動師范院校、市縣政府、中小學共建教師教育基地,打通培養和使用的壁壘,在教師培養、招聘、使用等方面進行融合,構建一體化教師教育共同體;同時,突出師范院校主體地位,有效激發師范院校辦學動力。二是在“校校協同”上發力,支持師范院校建立教師教育協同創新平臺,推動部省師范院校建立協同創新平臺和人才培養協同機制,定向培養高層次教育師資。三是在名師共育上發力,健全名師名校長培育體系,推動師范院校與中小學共育共用名師;實施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學歷提升計劃,推動教師職前培養和職后發展的有機銜接,搭建教師培訓與學歷教育銜接的“立交橋”。

  聚焦“縣管校聘”改革,提升教師隊伍管理效能。在以縣為主的基礎教育管理體制下,加強縣域教師治理體系建設,是目前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當務之急。教師管理涉及編制、崗位、職稱、待遇等多個方面,這些職權分屬不同職能部門,理順責權是提高教師管理效能的前提。要以深化“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為統領,構建縣級機構編制部門負責核定編制總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負責核定崗位總量,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統籌編制、崗位和人員調配,學校負責具體崗位聘用、考核評價、績效分配的管理運行機制。具體來說,一是理順編制核定和使用責權。明確誰核編,縣級教育部門提出核編建議方案,機構編制部門負責核定編制總量;明確誰分配,教育部門依據核準的編制總量,按照班額、生源、教師課時量等情況具體分配到中小學,實行人員和編制動態調整。二是理順崗位設置和使用責權。明確誰核崗,縣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核定崗位設置總量,實行總量控制;明確誰分崗,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在崗位總量內,按照中小學教職工編制、人員結構、教育教學改革需要等情況具體分配到各學校;明確誰用崗,學校在崗位總量內開展職稱推薦、崗位競聘。三是理順績效核定和分配責權。明確誰核績效總量,縣級財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負責核定中小學教職工績效工資總量;明確誰統籌分配,教育部門結合編制、崗位等情況具體核算分配各學校績效工資數量;明確誰評價分配,中小學負責學校內部績效考核評價和分配。通過理順責權,強化教育部門教師統籌權和學校辦學自主權。將“縣管校聘”改革和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協同配套、聯動實施,通過統籌調配一批、跨校競聘一批、區域交流一批、學區走教一批等方式,推動城鄉間、學校間師資優質均衡配置。

  聚焦編制管理改革,提高教師編制使用效益。一是確保達標,落實國家基本編制標準,推動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常態化達標。建議國家層面適時出臺班師比核編辦法,解決大班額化解后產生的教職工編制緊張問題。二是單列管理,可將現有中小學編制從縣(市、區)事業編制總量中單列,以設區市為單位統籌管理,保持存量、單獨記賬、專編專用。三是人編同調,每年教育部門根據學校布局調整、城鄉區域人口流動、各學段學生規模變化以及師資結構等情況,統籌調配各學校編制和人員,解決城鄉間、學校間、學段間配置不均衡問題。四是規范使用,嚴禁違規抽調借用中小學教職工、嚴禁違規使用編外教師,在編教師在民辦學校任教的分階段、分步驟按時有序退出。五是優化配置,通過加強公辦寄宿制學校建設、校車接送服務等措施,提高農村學校教師配置效能。

  聚焦職稱評聘改革,暢通教師職業發展通道。一是科學設崗,適當提高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高級教師崗位設置比例,并單獨明確正高級崗位結構比例。二是傾斜鄉村,建立“定向評價、定向使用”的基層中小學教師高級職稱制度,符合條件的鄉村教師評聘基層高級教師“單獨評審,定向使用,兌現待遇,離開無效”,鼓勵更多優秀教師到鄉村學校任教。三是加強崗位聘用管理,全面推行教師崗位分層逐級競聘,突出師德、課時量和教學實績剛性要求,課時量達不到最低標準和教學實績長期較差的,不得申報高一級職稱,不得參與競聘高一級專業技術崗位,年度考核結果不得評為優秀檔次,在續簽聘用合同時可轉崗或低聘,建立“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員能進能出”的競爭激勵用人機制。

  聚焦教師待遇保障,增強教師職業獲得感。一是抓好“不低于”剛性要求,進一步明確義務教育教師與當地公務員工資收入對比口徑,健全完善義務教育教師待遇保障長效機制和工資收入隨當地公務員收入調整的聯動機制,建立義務教育教師與當地公務員工資收入年度調查長效機制。二是用好職稱杠桿,深化中小學職稱評聘改革,提高中小學高級教師崗位結構比例,中、初級崗位統籌使用,推進中小學幼兒園中、初級職稱和崗位自主評聘工作,激發青年教師工作活力。三是建好周轉宿舍,推動符合條件的鄉村教師周轉宿舍納入保障性住房認定范圍,為農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創造條件。四是抓好師德倡樹,出臺一批優師惠師政策,大力宣傳教師中的“時代楷模”和“最美教師”,弘揚尊師重教社會風尚,讓廣大教師享有應有的社會聲望。

  (作者馮繼康系山東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山東省教育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