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

來源:中國教師報 時間:2022-05-23  閱讀:次   |
42.9K

  畫家蔣志鑫生于甘肅平涼崆峒山下,大西北的原生態自然地貌在他心里雕刻下深深的烙印。對黃土高原的一草一木、陰晴云雨,蔣志鑫都充滿獨特的理解與熱愛,甚至對山川土地的貧瘠和荒涼也飽含敬畏之情。為了將這種由荒原之美而迸發的藝術理想展現給世人,蔣志鑫穿越西部無人區,踏遍大漠敦煌,探訪人間天堂香格里拉……盡覽荒野自然之美,將黃土、牦牛、胡楊、昆侖、大漠這些獨屬“大荒”特色的風景化為一幅幅具有深刻感悟的畫面,成為“大荒畫派”的重要畫家。

  “大荒”一詞來源于《山海經·大荒東經》:“東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在《山海經》中,“大荒”指的是邊遠荒涼、人類難以企及的幻想之地。觀賞大荒畫派的作品,身心仿佛能夠跨越從現實到虛幻的距離,得到神奇而美妙的愉悅。

  在大荒畫派的作品中,畫家沒有對荒原表現出歡快熱烈的感覺,也不是對一般風景的模仿與再現,而是堅決拋棄了一般創作題材中獵奇、矯情與表面化的弊病,在簡單的色彩與豐滿的結構中,以大寫意的形式抒發激情、狂喜等情緒。畫作沒有過多的細節描繪和逼真刻畫,天空、雪山、牛群僅是墨色、線條與空間的切割,除了自由不羈的用筆和厚重的墨色外,樸素寫意的線條勾勒出意味深長的象征意義。這種復雜的精神情懷——沉靜、凝重,以及略帶傷感的孤寂和大自然的神秘感,只有置身于大荒之野才能產生,而畫家的成功之處恰恰在于將這種刻骨銘心的感受與體驗傳遞給了觀眾。

  蔣志鑫的視覺美感緊緊與大荒聯系在一起,他說:“我在荒無人煙的大荒之地感悟到許多靈感,對雪山、荒漠、落日、牦牛都有深厚的感情,這些既是人們眼中的荒原,也是我心中最美的風景。”大荒在蔣志鑫心里早已不是簡單的風景展示,而是一種與天地溝通的精神寄托。

  正是在領略了南極的寒美后,蔣志鑫創作了“南極”系列作品。這些作品構圖十分大膽,沒有繁雜的布襯,卻極為生動傳神,體現了抽象性、精神性是筆墨與生俱來的生命基因這一特點。在蒼茫寥廓的雪原,企鵝緩慢前行,讓地平線產生了蜿蜒伸展的空間疊加,也為茫茫的冰原融進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生命與自然的對話在畫家營造的氛圍中不露聲色地展開,在燥潤相間的墨韻中,山川脈絡、云跡水文相輻輳,仿佛歷經了一次精神洗禮,引導觀者直抵時間之源和生命之門。

  “天籟”系列作品可見畫家用筆的精簡和老辣:筆墨皴法在有法與無法之間圓融觀照,有一種極強的視覺沖擊力;水墨的渲染鋪灑簡約樸素、自然靈動,呈現出干濕、濃淡、燥潤的豐富變化。畫面中的天、雪、山處于一種不悲不喜的中間狀態,是那么的清幽、潔靜,沒有一點人間煙火的侵擾。如果駐足畫前傾心體驗,會感受到蟄伏其中細膩而高貴的靈魂,這種天地之間頗具意味的精神形式給人以更廣闊的想象空間。

  “牦牛”系列作品與畫家的人生經歷密切相關,牛正是畫家內心意緒的載體。在渴筆與飛白之中,樸拙的筆墨轉化為生命的感懷,為荒野與牲靈賦予了神秘莫測的宿命感。畫家筆下的牛,厚重而不獰厲,峭拔而不剛硬,在與雪山的組合中散發著滄桑的詩情和生命的堅韌。畫作因注入了生命感悟而意蘊深邃、耐人尋味,生命的怒放狀態與人的激情、精神、意識,都在氣勢磅礴地復述著關于天、地、生命的意義。

  “寫意”是中國人的審美重心自覺轉向主體性的標志,天、地、人與萬物的認知以“形—神—意—道—自然”的邏輯展開,通過主觀的畫面組織傳達內心的感受。這種繪畫是純感性的,畫中的事物都是從精神本質出發最終又回到原點和自我心境的載體。蔣志鑫的大寫意山水,對于茫茫荒漠、皚皚雪山的塑造,不是簡單的實物描述,而是將深邃、廣闊、神秘的大荒世界簡約概括為水墨形態,人與自然的交流以及對生命的感悟是以精神性為底色的敘事性空間。

  蔣志鑫將一段段刻骨銘心的歷險之旅,化作一次次精神歷練,在經過了生活體驗、情感融入、藝術錘煉、創作實踐的漫長歷程后,大荒藝術已成為他心靈的向往、眷戀、懷念以及精神和意緒的表達。畫家以遼闊的胸懷、蒼茫的心境、厚重的筆墨,將大荒之境表現為一道道迷人的生命風景。不以形耀人眼目,而以意動人心弦——蒼樸、古拙的大荒風景已成為蔣志鑫常畫常新、魅力不衰的創作主題,蘊含著“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精神旨趣。

  (作者任麗娜系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大學博士后)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