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勞動教育的“橫線”和“縱線”

來源:中國教師報 時間:2022-05-29  閱讀:次   |
42.9K

  一些學校在開展勞動教育時存在兩類錯誤做法:一是“有教育無勞動”,教師以講授勞動知識代替學生的具體勞動,俗稱“黑板上種田”,雖然教師講得全面而具體,但學生沒有參與實踐的機會,也就難以體驗真實的勞動;二是“有勞動無教育”,教師潛意識里把學生勞動當作一項任務,當作文化課學習的一種調節方式,于是把學生帶到勞動現場后就開始“放羊”,學生雖然參與了勞動,但是教師在學生勞動前、勞動中和勞動后沒有給予必要的指導。

  這兩種做法反映了在勞動教育實施過程中知行脫節以及學科邏輯與實踐邏輯對立等問題。那么,怎樣走出這種勞動教育的二元對立困境呢?不妨借用英文字母“T”的橫縱結合意象,讓學生從事“T態勞動”:字母“T”的“橫”,左右無邊,象征開放性、拓展性、豐富性、組合性;字母“T”的“縱”,指向明確,象征目的性、發展性、歷時性、遞進性。橫縱結合是為了更好發揮勞動實踐的綜合育人價值,帶動德智體美勞共同發展。

  “橫聯縱進”的育人機制。推行“T態勞動”教育,要讓教師掌握和運用其“橫聯縱進”的教育理念,在設計與組織勞動實踐時,橫向關聯廣闊世界,縱向推進逐步發展。一是加強家校社合作,通過去家委會、社區走訪等方式,加強與學生家庭、學校所在社區的聯系,形成家校社合作,共同貢獻勞動教育的智慧和資源。通過家庭,可以加強對學生參與家務勞動的輔導;通過社區,可以為學生提供社區服務的勞動條件和機會;同時還應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及時了解學生參與家庭勞動、校園勞動、社區勞動的具體情況。二是注重與年級、與學科同步的長程規劃,學校對勞動教育課程進行校本化設計時,要在縱覽各年級、各學科課程內容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學生掌握的知識水平,使學生所從事的勞動階段與學科內容相關聯,加強各個年級、各個學習階段的知識銜接。圍繞“T態勞動”,學校可以從組織和規劃兩方面形成“橫聯縱進”的勞動育人機制,從而群策群力、有條不紊進行勞動教育的校本化實施。

  大氣致遠的生活課程。只有通過系統的課程,勞動教育才能常態化、標準化,學校應該打造與勞動實踐相關的生活課程。在開發與設計勞動課程時,應倡導勞動教育的三個“面向”:一是面向自我,注重自我服務,注重自覺勞動,注重勞動反思;二是面向自然,注重戶外勞動、農業勞動,注重培養學生的生態環保意識;三是面向社會,注重社會勞動、職業規劃,注重勞動中班級合作、小組合作和社會合作的相關設計。勞動課程可以突出三個主題:一是突出“重應用”,要把新獲得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勞動生產中,思考學會的勞動技能可以運用到社會的哪些方面;二是突出“善研究”,要思考和分析勞動過程中看到的現象、遇到的問題;三是“能創新”,通過試驗新材料、發明新工具、采用新方法、引進新技術、創造新產品等活動,幫助學生獲得思維品質的提高和突破。

  博采篤行的全面學習。勞動教育的落腳點是“學生從勞動中獲得了什么”,學校應該引導、支持、幫助學生在勞動中開展博采篤行的全面學習。勞動課程可以整合“四類資源”:一是人力資源,包括勞動模范、行家里手、科學家等,以及掌握特殊勞動技術的學生家長,可以在適當的時候把他們請到學校,對學生進行深入輔導;二是物態資源,包括勞動場域、勞動材料、勞動設施設備等,學校應因地制宜建設勞動實踐基地;三是學科資源,讓勞動課程融合語文、數學、科學、藝術等多門學科,引導學生用學科知識解決勞動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四是生活資源,學校應該將勞動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下,注意聯系學生的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讓學生了解社會的發展現實和實際需要。勞動教育往往會經歷“四個階段”:一是“定向”,在現有條件和主題之下指導學生確定勞動項目;二是“籌劃”,指導學生做好勞動的心理準備、技能準備、材料準備、安全準備;三是“實施”,指導學生安全勞動、正確勞動、堅持勞動、有效勞動,最終完成勞動任務;四是“展評”,組織欣賞、使用或品嘗學生的勞動成果,評價學生在勞動中的表現和勞動成果的質量。通過全面開展勞動教育,學生一方面拓展了知識,另一方面也發展了技能、鍛煉了體魄,養成了勇敢、熱情、堅韌等優秀品質。

  學校一方面要打造“勞動橫線”,加強對勞動教育資源的廣泛利用,另一方面要打造“勞動縱線”,注重勞動教育實踐的逐步推進——這樣才能克服“五育失衡”“五育割裂”等問題,實現學校教育的“五育融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鈕燁燁系華中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博士)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