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甘肅省武山縣教育系統弘揚紅軍長征精神—— 紅色精神潤澤師生心田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1-09-01  閱讀:次   |
42.9K

  甘肅省武山縣鴛鴦鎮有3處紅色文化遺址是當地學校開展紅色教育的寶貴資源。鴛鴦鎮中心小學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紅色小學,學校經常開展主題隊會講紅軍故事活動。

  1935年9月至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三大主力部隊先后抵達甘肅省武山縣馬力、鴛鴦等16個鄉鎮的203個村莊。紅軍在所到之處廣泛傳播馬列主義,宣傳抗日政策,發動群眾減租反霸,開倉放糧,最后強渡渭河向北挺進通渭縣榜羅鎮,這段紅色記憶被載入中國革命的史冊。

  該縣教育系統弘揚紅軍長征精神,把紅色基因植入教育的每一個細節,在紅色土地上譜寫了紅色教育詩篇。“全縣各級各類學校每年都會組織師生到紅軍長征歷史遺址緬懷革命先烈,重溫黨的歷史,讓他們從小懂得什么是革命精神,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武山縣委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康隨成說。

  為了傳承紅色文化,灘歌初中組建了紅色文化教育、泥塑、健美操、舞蹈等19個社團,還開發了校本課程“紅軍長征在灘歌”,長期堅持開展“紅色之旅”、經典紅歌合唱比賽等紅色文化教育活動。鴛鴦鎮中心小學把當地紅色教育基地作為學校紅色剪紙社團創作的素材,師生創作出了《紅軍強渡渭河》《中國夢》等近200幅作品。

  除了發掘紅色資源,武山縣還充分調動人力資源,特別是黨員干部的積極性,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據悉,全縣教育系統共有142個黨組織、2278名黨員,基層黨組織成為堅強的戰斗堡壘,哪里有急難險重,哪里就有黨員的身影。

  2018年7月1日,武山縣發生特大暴雨災害,馬力鎮榜沙河流域堤壩沖垮、多處道路沖斷,部分學校斷電斷水,信息中斷,學區黨總支組織馬力中心小學黨支部35名黨員教師投入到抗洪搶險救災戰斗中。黨員教師的帶頭示范給其他普通教師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并轉化為新時代教師無私奉獻的強大力量。

  馬力鎮暖水教學點海拔2456米。“冬天風特別大,感覺能把人吹走,每年有8個月時間房間里生火,冬天只要停電,水龍頭就會凍結,只有用開水燙,周末回家只能搭男老師的摩托車。”新入職的教師吳瑤說。校長孫金霞已經在這里堅守了5年,她說:“我們老師守住這所學校,就能留住這個村子的希望,否則村民就要把孩子送到鎮上的小學去,距山下最近的榜沙小學也要3公里路。”

  孫金霞介紹說,學校6個年級22名學生,課程都開齊了,平時升國旗、體育課、做游戲、課間操等活動都能正常開展,7名教師對學生進行面對面輔導,作業基本在學校能完成,教學質量也穩中有升。

  2014年,縣教育局成立了“璞玉留芳”教師志愿者藝術團,志愿者每年深入15個鄉鎮的偏遠山區學校教孩子們唱歌跳舞畫畫,目前志愿者已發展到3200多人,受益師生1.2萬人。

  紅軍長征精神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生根開花結果,“十三五”期間是武山教育發展史上最快、最好的時期,縣上先后投入13.44億元,無償劃撥土地426.6畝,新改擴建校舍50多萬平方米,一批新建學校先后落成,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100%實現了標準化,鄉鎮中心幼兒園、1000人以上行政村和有需求的貧困村幼兒園實現了全覆蓋,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93.84%、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9.55%、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3.1%,教育質量逐年提升,近5年先后有700多名學子考入全國名校。

  “進一步弘揚紅軍長征精神,繼續舉全縣之力用情、用心、用力解決學校后顧之憂,為教育事業發展提供更大的支持,開啟全縣教育發展新征程。”武山縣委書記索鴻賓對全縣教育發展信心滿懷。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