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黨建固本培元 強師鑄魂育人 教育逐夢高質量高顏值發展 偉大建黨精神領航光明教育奮進新征程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1-09-10  閱讀:次   |
42.9K

  教師獲評省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省百千萬名教師培養對象,學校榮獲深圳教育創新示范學校……正式開辦僅一年,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就成為周邊老百姓心目中的好學校,招生從冷轉熱。這正是由于學校堅持黨建引領,構建現代化治理體系,奮力打造深受師生愛戴、家長認同、社會贊譽的品牌學校。

  近年來,深圳市光明區強化根本保證,站穩人民立場,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光明聚焦“幼有善育、學有優教”,打出黨建引領工程、高顏值高品質師資梯隊工程、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提升工程等組合拳,舉全區之力營造一流的校園環境、一流的教學環境、一流的生活環境,以超常規速度打造與世界一流科學城相稱的高品質教育。

  高質量黨建助推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入行

  2021年3月,深圳5所學校獲評廣東基礎教育黨建工作示范校,光明區實驗學校榜上有名。光明教育系統始終以黨的旗幟為引領,以主動謀劃的自覺構建高質量黨建工作體系。光明區抓實66個黨支部建設,引導學校黨組織融入新時代、解決新問題、匯聚新動力,探索把黨組織建立在年級上,夯實基層基礎。

  為著力促進黨的領導縱到底、橫到邊、全覆蓋,光明區在深圳率先完成民辦學校派駐書記全覆蓋,推動新建公辦園、民辦學校與民辦園組建聯合黨支部。該區把黨對教育全面領導的組織優勢持續轉化為治理效能、發展動能,強化實績、實干導向,推動黨建與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以練好基本功促進主業務,以抓好主業務檢驗基本功。

  黨建領航明方向,重溫黨史葆初心。8月13日,在教育系統主題黨課活動上,光明區相關領導圍繞“夢想、機會、奮斗”給年輕教師上了精彩一課,勉勵區內廣大教職員工不忘初心、趕超奔跑、終身學習、堅守師懷,在追尋“中國夢”中實現自我價值,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光明區教育行政部門相關領導帶頭上黨課,領學促學。光明區還組織區內各校開展了書記講黨課等系列活動,扎實推動建黨百年這堂生動的“大思政課”進學校、進課堂、進頭腦,將黨史學習教育與思政課程、課程思政相融相促。目前,光明區教育行政部門開展了66次理論著作專題學習、4次下基層講黨史課,各基層黨組織書記講黨課89次。

  光明小學開展“學黨史、磨意志、跟黨走”遠足體驗等活動,寓教于樂地開展黨史育人。光明區著力構建多層次、多渠道的黨史學習教育體系,要求區內學校緊扣建黨百年主題,抓實抓好規定動作,做精做特自選動作。區內學校大力開展“送別·國之棟梁——學習英雄事跡、傳承英雄精神”等紅色活動。

  目前,光明區教育系統已開展81場次講紅色故事、55場次唱響紅歌贊歌等活動,參加人員達47356人次。光明區還把黨史學習教育課堂搬進東寶中學舊址等本土革命遺址,開展14場次致敬英雄模范活動,16744人次師生在參與活動時,以實踐體悟增強信仰定力。

  努力營造教育集聚人才、人才引領教育的良好生態

  從大學教師轉型為中學教師后,光明區高級中學音樂教師余晶晶推動音樂和語文、心理學等學科融合發展,開設了“詩歌唱著學”等校本課程。她獲評2021年光明區“年度教師”,并被推選為市“年度教師”候選人之一。

  “教師是興教之源。近年來我區嚴師德、拓師源、強師能、保待遇,完善‘引得來、留得住、干得好’的機制,著力打造一支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光明區教育行政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光明區以教師專業發展為基礎,打造高質量教師教育體系,推動教師隊伍由“滿足數量”向“提升素質”轉變。

  為實施好新教師培訓、“薪火·PICKUP名師工程”、校長領導力提升工程,光明區構建了以區教科院為主體、高水平大學和專業機構參與的“一體兩翼”教師研訓體系,學校自主、教研員學科、全區集中“三級遞進”的差異研修體系日趨完善。光明區更強化梯隊培養,打造了“新教師—教學骨干—學科帶頭人—名師—名家”層層遞進的五級成長體系。

  師資培訓如何更加精準有效?光明區以技術創新為手段,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新技術,構建教師專業發展特征評估機制、自主選學平臺,為教師量身定制培訓成長計劃,精準推送培訓項目和課程資源。光明區還根據教師崗位類別、工作資歷等,構建教師隊伍分類分層分段分科精準培訓體系。兩年來,光明區共組織640余場教學類、管理類、德育類、科研類等專題類培訓,培訓教師超6萬人次。

  為讓名校長、名師等“關鍵少數”以點帶面打造“優教雁陣”,光明區實施“薪火·PICKUP名師工程”,成立3個名校長工作室、40個名師工作室、9個博士工作室、179個名師微團隊,建立“1個名師+N個名師培養對象”名師學習共同體。全區認定689位名師培養對象,通過雙向互選進入名師工作室(微團隊)進行培養。光明區著力把名師工作室打造成名師孵化器,要求每位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培養2名教學骨干、3名教壇新秀,每位名師微團隊主持人培養一名骨干、兩名教壇新秀。

  光明聚集、培育了一大批名校長、名教師,新招聘249名來自海內外知名高校的2021年博士、碩士應屆畢業生,已發展成為教育人才高地。教育集聚人才、人才引領教育的良性生態正在光明區逐漸生成,越來越多的教師正努力成長為立德樹人“大先生”和“筑夢人”。

  善作善成地破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深圳市“十佳”校長曾廣波掛帥,以“知識河流夢想山谷”為理念構建校園環境,以“百年名校”為發展目標……光明區正高起點籌建華夏中學,力求讓其發展成為光明教育高質量高顏值發展的新標桿。該校預計在2022年建成交付,將提供1800個優質學位。

  光明區聚焦黨史學習教育,帶著問題辦實事,帶著方案出實招,帶著責任求實效,重點解決好學位建設、課后服務、暑期托管等熱點難題,做好“五項管理”,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光明區成立學校建設工作專班,分管建設和教育的區相關領導擔任雙組長,提前研判學位需求、合理布局學校、優先供應土地、優先審批項目、優先保障資金,大力推進學位倍增計劃。該區近3年新增學位數高于過去10年總和。

  擴容提質同步推進、外引內培雙向發力,光明區與華中師大、華南師大、中山大學、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籌)、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深圳技術大學等名校簽約,高起點共建一批質量高、叫得響的名校。光明區還大力整合區內優質教育資源,籌建一個義務教育集團和5個幼教集團,探索資源共享、教研共用等。“火車頭”先行探路,“動車組”共享優質,越來越多的光明孩子在家門口走進名校。

  為將接送難、看管難的“民生痛點”轉變為“教育亮點”,光明區以“學生喜歡、家長滿意、教師認同”為目標,以點帶面、一校一案地開展課后服務,努力夯實學校育人主體地位。光明區現已構建了內容完善、載體豐富、常態參與的課后服務體系,努力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全區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超過98.5%、99%的教職工、學生參與課后服務,家長滿意率超過98%。

  雙手舉著“氣槍”,單眼瞄準,孩子們模仿奧運健兒擺出射擊姿態。今年暑假,光明區在馬田小學和樓村小學試點開展暑期托管服務。奧運模仿秀表演、榕樹下講故事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托起了孩子的快樂和家長的安心。

  “五育并舉”讓更多有理想、有追求的光明學子成長成才

  一年級開設舞蹈形體課,二年級開設管樂課,三、四年級開設合唱課……光明區玉律學校創新藝術教育課程的標準、結構、實施與評價等,通過“五育并舉”的大美育課程實踐,讓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也能在光明區共享高品質藝術教育。

  為努力確保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光明區鼓勵區內學校深挖課程資源,持續提升課程質量,打造一批有影響、有分量的名課。光明區與深圳市教科院強強聯合,發揮廣大優秀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分學段、分學科建立光明區特有的課程資源庫,力爭在5年內形成門類齊全、持續更新、學生愛上、教師愛講的“萬節名課”寶庫。目前,全區學校開設了325門校本課程。

  在紐倫堡國際發明展上,光明區學子勇奪4金4銀。光明區充分發揮世界一流科學城的區位、資源優勢,高標準構建科技創新教育培養體系、課程體系、保障體系。該區籌建區少年科學院,舉辦“院士進校園”、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暨中小學創客節等系列活動,大力推進“科技+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和未來學校建設等。科技創新教育助力區內學校強特色、樹品牌,為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添置“發展新引擎”。

  “我區以評價為牽引激發學校自主辦學的活力,以改革為動能提升學校‘五育并舉’的效能,推動區內各校在特色發展中各美其美,力爭讓區域教育在善治有為中美美與共。”光明區教育行政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光明區破除“五唯”痼疾,給學校充分放權,努力營造教育部門“科學評”、中小學校“自主辦”的良好生態。

  光明區內老學校展現新作為、新學校推出新打法,區、市、省、全國藝體特色項目和特色學校建設成果顯著。光明區建設了12所國家級別特色學校,馬田小學等學校獲評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等稱號。光明區現已形成以定向運動為龍頭、各校特色項目百花齊放的局面,有理想、有追求的光明學子在這里成長成才。在廣東省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光明區獲獎數占全市一等獎的22%。光明區還率先獲評廣東省中小學“三全育人”體制機制建設實驗區,并代表深圳市參加廣東省大中小學“三全育人”成果展。

  深圳市光明區教育系統以奮斗者的姿態趕超奔跑,以空前的推進力度、投入強度,取得空前的質量提升成效。光明教育將發揚偉大建黨精神,以“沖刺”姿態、“趕考”狀態,奮力打造教育民生幸福標桿,為黨和人民賡續紅色血脈、爭取更大光榮。(孔任馮鈺程)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