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大灣區 撬動師生企盼未來的支點 ——東莞市企石鎮中心小學探索“企點教育”發展之路
創辦于1958年的廣東省東莞市企石鎮中心小學(以下簡稱“企小”),是一所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現代化學校。在6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學校穩扎穩打,和衷共濟,逐步成為當地環境優良、師資優越、管理有序、育才有方的優質公辦小學。近年來,學校以東莞“慧”教育為戰略指引,以高質量辦學為發展基點,遵循小學階段教育規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新時代美好生活開拓者”,積極探索具有企小特色的品牌化辦學之路。
以人為本
打造學校特色品牌
企小位于企石鎮中心地帶,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學校基于對自身發展文脈的梳理,充分利用地緣優勢,以各級教育方針政策為指導,從對教育教學規律的客觀把握、對時代發展特點的前瞻理解和對學情的科學把握出發,積極探索高質量發展的路徑,逐漸凝練出了以“企點教育”為品牌定位的頂層設計。在品牌集中培育期內,學校以“起點計劃—支點計劃—燃點計劃”作為品牌培育行動體系的核心工作。
起點計劃:從空間環境優化和師資力量建設兩大模塊來營造更優質的辦學生態,讓學習從美好的地方、美好的環境與“最美”的教師開始。
支點計劃:從建設“企點課程”和推進更高效能的學生培養體系入手,鑄造促進學生成長的“墊腳石”,堅實地支撐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從而適應未來變革。
燃點計劃:從對內科研驅動與對外匯聚資源兩大方面著手,前者成立“微創新”科研團隊,用創新研究驅動學校品牌建設的高質量推進;后者多渠道宣傳企小新形象,帶動每一個關心教育的人的仁愛之心,以全新的方式盤活校內外資源。
在學校看來:“企點教育”是回應教師、家長、學生對美好教育期待的教育,是企小把握新的發展機遇之下提出的特色辦學理念。學校以“企點教育”為品牌發展理念,以成為“企石鎮全面提升小學教育質量的引領者”為使命,全校師生積極進取,創新超越,努力把學校打造成融前沿辦學理念、創未來學校品牌、期卓越辦學成效的區域標桿小學。
多措并舉
助力教師專業成長
教學質量是學校發展的永恒主題,而師資水平則是決定一所學校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為此,教師隊伍建設一直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推進“企點教育”的過程中,學校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積極挖掘每位教師身上的成長點,通過教師專業發展促進學生快樂成長。
打牢一個“基礎”。針對新教師比較多這一實際情況,學校非常重視對新入職教師的培訓,每年組織新教師進行上崗前的適應性培訓;每學期初每名新教師要上一節研討課,期末上一節評優展示課;每名新教師要拜經驗豐富的前輩為師,建立師徒結對關系,每組結對子有工作目標、工作清單、期末考核,建立成長檔案。每年舉辦一次校級教師基本功比賽,為教師搭建一個成長平臺,練就扎實的教學基本功。
培育一個“孵化器”。學校教師結構呈扁平化,只有1名市級學科帶頭人和15名教學能手,比例相對較低。為提高教研水平,打破目前的發展瓶頸,培養一批帶頭人,學校制定了《企石鎮中心小學骨干教師成長計劃》,對骨干教師進行能力測試,分類施策,通過跟崗、工作坊、承擔公開課和課題的形式,加快骨干教師的成長步伐。今年以來,16名骨干教師獲得市級以上獎勵達106人次。
抓實“常規教研”。以研促教,是促進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學校以主題教研、品質課堂、科研課題為抓手,常態化開展教研活動。各科教研組每周舉行一次主題教研活動,通過課例分析、理論學習、磨課、分析總結等方式解決教學中的疑惑。學校深深地認識到,課堂是教師成長的主陣地,因此要求新入職的教師每學期必須上一節研討課和匯報評優課,全體教師每年在“活力組”和“魅力組”每人承擔一節匯報課。學校的科研氛圍濃厚,近兩年學校新立項的課題有14項,教師通過研究,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水平。
多元發展
賦能學生精彩未來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生命個體。為了優化學生培養模式,提升培養效能,在“企點教育”理念指引下,學校具體從德育、課堂、活動三大陣地入手,致力于培養具有自由生長力、創新實踐力、行動影響力、職業探索力的“新時代美好生活的開拓者”。
學校以“愛企點德育”為品牌,分年級制定階段目標,根據目標擬定每周一次的德育作業;利用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端午節等,開展主題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同時利用“烈士日”“抗日戰爭紀念日”“國家公祭日”等開展紀念活動,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和紅色文化教育,讓學生既有國際視野,也有家園情懷。
課堂是教師成長的主陣地,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主渠道。學校不斷深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以生為本,著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通過校本研修、專家指導、教學反思等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每年通過匯報課、展示課、“一師一優課”等賽課活動,給教師壓擔子、搭梯子,提高教師的課堂實踐能力。
活動育人是學校的一張特色名片,也是學生成長的重要舞臺,學校構建了“兩節四禮”的活動模式,即每年上下學期分別舉辦體育藝術節和科技節,小學階段每個學生都要經歷“入學隊、入隊禮、十歲成長禮和畢業典禮”。學生在活動中,個性得到張揚,才藝充分展示,實踐能力不斷提高,一批多才多藝的學生脫穎而出。
與此同時,學校以深化課程建設為抓手,在上好國家課程的基礎上,開拓特色項目,延伸課程,進而讓課程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學校的特色課程有創客、少年足球、英語課前朗讀、經典朗誦等,尤其是創客課程,在全校三至六年級開設編程課的基礎上還組建創客小組3個,每年科技節展示學生的創客產品。第二課堂項目豐富多彩,涉及四大體系32個小項,內容涵蓋科學、文學藝術、體育、生活、勞作等,學生在第二課堂中健康快樂成長。
作為東莞“慧教育”的積極實踐者,學校在新的挑戰和機遇之下,不斷加強師生的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構建了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學習型組織,走在了區域內小學教育創新發展的前列,學校也由此獲得“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廣東省毒品預防教育示范校”“東莞市現代教育技術學校”“東莞市文明校園”“東莞市心理健康特色學校”“東莞市德育示范學校”“東莞市創客教育學校”等榮譽或稱號。如今,作為區域內小學教育的排頭兵,乘著大灣區建設、企石城市更新之東風,學校也進入了新一輪跨越式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期,我們有理由相信:企小的明天會更好!
(楊橋通 姚金柱 姚漢棋 潘婉蘭)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