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四川省綿竹市遵道學校 道博教育 追夢前行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1-09-29  閱讀:次   |
42.9K

  倚麓棠山,臨玉妃泉,青山碧水,洞天福地,在這里,坐落著一所“道崇自然”的學校。綿竹市遵道學校是九年一貫制學校,創建于1919年,歷經一個世紀的滄桑砥礪,積淀了優良的教育傳統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現有初中、小學、幼兒園學生1000余人,共30個教學班。

  2008年5月12日,綿竹市遵道學校遭遇“汶川大地震”,全校師生陷入了悲痛之中。值此艱難時刻,在上級領導與全國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學校得到了及時的援助。特別是萬科集團積極向遵道災區伸出了援助之手,建起了結構堅固、外形美觀、設備齊全的學校大樓,添置了先進的設施設備,修建了占地53.8畝的安全、美觀、現代的標準化新校園,也是災區率先新建的永久性學校。

  近年來,遵道學校高舉“道博教育”創新旗幟,在“遵道而行,博學萬科”辦學思想引領下,堅持“道崇自然,博潤生命”的辦學理念,走出了一條農村特色教育之路。

  遵道致博

  從文化內涵看遵道學校

  ——什么是“道博”教育?

  在近百年的發展中,遵道學校歷經劫難,幾度重生,百年辦學,既著眼發展之“道”,又遵循教育之“道”。在辦學過程中,遵道學校重視拓展學生的視界,著力思想的凈化,增加課程的寬度,辦學顯“博”。

  “道博”教育,即學校辦學遵“道”致“博”。遵“道”的內涵主要表現為:一要“循規”,即遵循教育規律,辦學不變形、不走樣;尊重生命成長規律,教育不偏軌、不變道;遵照知識自身規律,教學循序漸進。二要“懂法”,即管理者要懂得激揚之法、提升之法、管理之法,教師要懂得育人之法、教學之法、研究之法,學生要懂得學習之法、交往之法、心理調適之法,進而讓教育教學步入良性的軌道。三要“明理”,即學生要明白學習原理、知識原理,教師要明白教學結構原理、教育轉化原理,進而輕負高效地學,輕輕松松地教。致“博”的內涵主要表現為:在教育、培育學生時,教師要致力于“博”。一要胸襟博大,心理健康;二要博古通今,視野開闊;三要博大精深,觸類旁通;四要博采眾長,不斷進取;五要博學多才,文武雙全。

  遵道學校秉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求真知,做真人”的教育思想,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及“崇尚自然”的思想準則為核心,形成并明確了以“遵道而行,博學萬科”的校訓、“弘道養正,博采眾長”的校風、“大道至簡,博學共生”的教風、“天道酬勤,博文約禮”的學風等為核心的系列學校文化理念。

  行動指南

  從教育實踐看遵道學校

  ——如何打造“道博”教育?

  根據“道崇自然,博潤生命”的辦學理念與“遵道而行,博學萬科”的校訓,基于“博道教育”的教育訴求與價值取向,學校實行精細化管理,以學生全面發展為宗旨,以“博”這條明線作為線索,來確立與之相匹配的行為文化體系,在打造“道博”教育方面有一定的體系和建樹。

  在管理體系上,構建拼搏進取、合作共生、勤廉高效的博力管理。一是探索“一體”管理,著力“九年一貫”,著力實施“一體化”管理模式,按照“縱向銜接、橫向互動、分層遞進、螺旋上升”的整體思路進行學段融通、學科融合,整體提升教育質量。二是推行“自主”管理,落實“全員全程”,全面推進學生“自我管理”、教師“自覺管理”、領導“自律管理”。三是開掘發展資源,整合管理力量,由萬科集團、省市縣知名教育專家、教育部門主要領導、學校負責人組成“遵道學校發展委員會”。在“三位一體”評價體系的基礎上,積極開掘各種資源,整合各方力量,全力帶動校園文化建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學生發展速度。

  在課程開發中,學校緊緊抓住“一事一物皆教育”“時時處處有課程”“突破課程時空限制”的大課程觀,打造博通課程。構建起前后貫通、相互勾連、融合創生的立體、交叉、多元的校本博通課程體系,真正做到了將課程的開發權還給教師、將課程的選擇權交給學生、讓課程的領導權回歸校長。

  在課堂教學中,打造情思涌動、主動參與、快樂高效的博動課堂。以“論道強基,博動善思”作為博動課堂的訴求,通過師生角色的轉變、著力“探究·互動”式課堂的研究、著力“五個重點”的突破等多種途徑,營造拼搏進取、生動活潑、師生互動的課堂情態,打造溫馨課堂。一是開設體驗課程。如通過“隔震體驗”課程,了解地震,學會如何逃生,在體驗中珍愛生命。二是開設社團課程。如書法、舞蹈、繪畫、創客、羽毛球、獨輪車、剪紙、年畫、文學等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社團課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與愛好自由選擇。三是開設學科課程,即開發思維訓練課、閱讀課、書法課、勞動課、拾遺造物課、銜接課程,打通校本課程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通道。四是開設班隊課程,通過主題班會、升旗儀式、節慶等主題活動,讓學生從中受到影響、教育與熏陶。在博動課堂中,著力“探究·互動”式課堂的研究,抓住課堂的探究點,在探究中深化,在體驗中總結;抓住“互動”,以教學多媒體為媒介,研究師生同頻共振與雙向互動,以小組合作帶動生生互助與合作。

  在立德樹人中,學校回歸教育初心,狠抓德育,打造生態德育。以“品行高雅,德行雅正”作為博雅德育的教育訴求,讓學生在博雅德育的推進中立德、固本、勵志、體道。一是感恩教育,讓學生“悟道”。如開展“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親人、與人友好”活動,讓學生從中體驗感恩,并回歸現實生活,從點滴做起,在生活中實踐感恩。二是養成教育,讓學生“立德”,從而形成“心理養成、行為規范養成、學習能力養成、創新精神養成、藝術興趣養成”的“五養成”。三是理想前途教育,讓學生“勵志”,開展生動的國防教育活動、活潑的法治教育活動、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活動、豐富的傳統美德教育活動等主題教育活動。四是道德教育,讓學生“體道”。每年寒暑假都開展“讀一本好書、參加一次有意義的活動、為需要幫助的人做一件好事、看一部有意義的電影”的“四個一”活動,培植學生的道德意識。五是生態教育,讓學生“固本”。學校實施“零廢棄校園”建設,將生態文明的基本理念滲透到學校的課程、教學、管理和評價各個環節中,實現學校自身的生態變革。

  “遵道而行天地寬,博學萬科砥礪行。”目前,榮獲全國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試點學校、四川省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四川省文明校園等幾十項榮譽的遵道學校提出了創辦全國鄉村教育典范學校的目標。追夢的遵道教育人,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打造遵道學校更加美好的明天。

  (俞華平)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