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勁:自覺遠離“內卷”的校長
錄取學生的成績排在全市1萬名左右,高考成績卻能突破全省前一兩千名,安徽省合肥市廬陽高中校長裴勁用“玩著學,跟著興趣學”的方法,硬是在諸多“鉚著勁兒搞分數”的高中發展之路中脫穎而出。
高中學生可以全校自由選課,選的課還是機器人、拉丁舞、體操、心理健康等非高考必考科目,這看似有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在廬陽高中卻順其自然地堅持了五年。
“如果高中教育只執著于文化課分數,那么培養的是只會考試的工具型‘窄人’,但如果抓住這黃金三年,積極拓寬學生的發展路徑,那么將會收獲一個個‘知道自己愛什么、要什么、做什么’的‘寬人’,這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對于自己選擇的這條“非主流”道路,裴勁異常堅定。
早在2015年始,裴勁便主導研究開發學校的系列課程,經過6年的更迭調整,這一課程體系目前涵蓋了包括“入學禮、勵志禮”在內的四禮課程、“古詩詞欣賞、廬劇、書法入門、古箏入門”在內的中華文化課程、“球類、田徑、體育舞蹈”在內的陽光體育課程等,學生在高一開始便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
而這些看似“無用”的課程卻在無意中助力學生獲得了更好的發展平臺。
一個多月前,高三學生劉知萌順利拿到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三年前剛入學時,她的成績在全市1萬名開外,三年后,她逆襲成為高考成績排在全省1000多名的“黑馬”。三年間,學校注重多元發展、尊重學生興趣的開放包容讓劉知萌仿若一條缺水的魚被放入了汪洋大海。
高一時,學校全員開設的“跨媒介融合與交流”選修課讓劉知萌對影視編導的相關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裴勁的鼓舞支持下,劉知萌又繼續選修了學校開設的影視編導課程,并在高三時順利地參加了全省編導統考,獲得了全省第七的成績。這一強有力的藝術課成績加之優良的文化課成績讓劉知萌順利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如劉知萌一樣“文藝雙修”讓自己獲得躍升的學生在廬陽高中數不勝數,如曾蟬聯合肥市校園足球聯賽一等獎的崔婕也以文化課成績第二的成績被同濟大學錄取。雙胞胎姐妹花吳冰清、吳玉潔分別以音樂專業課全省第四和全省第八,文化課均超過一本線的成績錄取到中國音樂學院和浙江音樂學院。
而這些燦爛成績的背后曾是眾多的質疑和憤怒。
2015年,裴勁在全校推行走班上課和選修課程時,即招來了諸多家長以及部分老師的反對。“高中時間這么緊張,學生哪還有時間搞這些花里胡哨的課程?”“學高考不考的東西,孩子高考失利,你負得起責嗎?”裴勁的辦公室多次被前來投訴的家長擠個水泄不通。
裴勁深知家長的擔憂來源于對高考分數的焦慮,他耐心平息家長們的不解:“給我一年的時間,保證不影響孩子們的文化課成績。”一年過去,曾經堵門的家長被孩子們樂觀迎考、多種能力綜合發展的狀態所折服。
每年開學前夕,裴勁都堅持召開新生全員家長會,這一堂家長會也是裴勁和家長們掏心窩子的時刻。
“‘眼中只有分數’不是真正的教育,‘眼中有人’才是。每個孩子都不一樣,興趣、特長千差萬別,不能一把尺子量,能讓孩子看到希望的家長才是最好的家長。”
三年前,裴勁在新生家長會的這一席話讓雙胞胎姐妹吳冰清和吳玉潔的爸爸吳新軍感受到了“靈魂一擊”。
“是啊,十幾年來,我一直想的都是我的孩子要怎么怎么樣,卻沒有問過她們到底想要什么。”裴勁的家長會讓吳新軍徹底改變了以往的教育理念,三年來,他也一點一滴地見證著在學校多元育人的教育理念下,兩個女兒獲得了自信和快樂。
三年后的這個暑假,又一場新生家長會如約開幕,吳新軍作為優秀家長代表發言,他坦言是學校讓女兒發現了在音樂方面的興趣和天賦,并收獲了發展平臺和機會,這是他覺得無比幸運的事情。“裴校長用實際行動改變了我的十幾年的老觀念,他讓我明白了什么是‘以人為核心的教育’,現在我還要把我的小兒子好好培養,將來也送到廬陽高中來。”
從不強調名次卻讓無數學生收獲了名校通知書,廬陽高中踐行著“讓每一名學生都有人生出彩機會”的教育承諾。面對當下的“教育內卷”,裴勁卻不以為然,“特色發展之路讓學校能夠遠離‘內卷’的焦慮,畢竟教育應該是讓人越走越寬的。”裴勁說。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