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科學運用加減法答好“雙減”題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1-10-09  閱讀:次   |
42.9K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答好“雙減”題,必須堅持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和依法治理,統籌好校內和校外兩個層面,雙向發力,整體推進。既要敢于做減法,也要善于做加法,科學合理的加上去,不科學不合理的才能減下來;校內供給加上去,校外負擔才能減下來;合力加上去,分歧才能減下來。

  首先,要在作業上做好加減法,減負擔,加質量。調研發現,當前學校作業布置中存在一些問題:有的不注重作業研究設計,簡單照搬教輔資料;有的作業形式、內容機械枯燥,缺乏實踐性、趣味性,讓學生厭學怕學;有的把批改作業的任務交給家長,看起來一片“熱鬧”,學生辛苦,教師和家長勞苦,收效卻不佳。必須綜合施策,加法減法同步進行,才能真正減輕學生作業負擔。

  一要加強管理,減少作業總量。制定實施作業管理辦法,兼顧數量、時間和需求關系,確保作業總量科學合理,既能夠鞏固掌握舊知識、學習新知識,也不造成過重負擔。二要加強統籌,減少隨意散漫。學科組、年級組對作業進行統籌規劃,班主任牽頭協調各科教師控制作業數量,讓作業編排從零散走向系統,非必要不布置作業。嚴禁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三要加強監控,減少質量盲區。建立學校、年級、學科、班級作業質量監控辦法,系統設計符合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鼓勵布置如生活實踐、社會體驗、閱讀、體育、藝術、勞動、創客等類型作業。強化科學研究和診斷分析,借助精準教學和大數據,找準學生知識薄弱點,避免無效作業,全面提升作業質量。

  其次,要在時間上做好加減法,減校外,加校內。解決“校內減負、校外增負”問題,必須緊緊牽住時間這個“牛鼻子”,結合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五項管理”,聚焦孩子家校生活一點一滴,科學合理管理時間。

  一要增加校內課后服務時間。優化校內教育教學安排,開展好豐富多彩的科普、文體、藝術、勞動等校內課后服務和假期托管服務,從源頭遏制參加校外培訓需求。加大財政對課后服務投入力度,保障教師待遇;更多關心關愛教師,幫助教師解決現實困難,尊重教師基本權益和真實需求,統籌安排實行“彈性上下班制”;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強化教師黨支部和黨員隊伍帶頭作用,落實負面清單,樹立正面典型,弘揚高尚師德。二要壓減校外培訓時間。建議按照省市統籌、以縣為主的原則,強化縣(市、區)主體責任,做實做細落實方案,綜合運用經濟、法治、行政辦法,對培訓機構的辦學條件、培訓內容、教材教案、收費管理、營銷方式、教師資質等進行全面規范;注重統籌協調,進一步整合教育、市場監管等部門責任,共同發力;堅決避免出現“線下不補線上補”“明補轉暗補”“集中補改上門補”“補學生變補家長”等行為。三要保障學生自主時間。不斷強化學生時間意識,逐步提升時間管理能力,讓他們有充足的時間與家人、同學、朋友交流,走出家庭和課堂,回歸大自然,通過戶外實踐體驗、勞動、研學、運動、參與志愿服務等,實現全面發展。

  再其次,要在家校社協同育人上做好加減法,減分歧,加合力。要壓實各方責任,減少分歧、密切配合、同向發力,才能真正發揮家校社“1+1+1>3”的良性倍增效應。

  一是家長要切實擔起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認真學習教育知識,更新育兒觀念,提升育人素質和能力,理性規劃孩子未來發展方向,不盲目送孩子參加校外培訓;積極參加家長會、家長學校,主動與教師溝通,了解孩子學習和身心狀況;關注孩子思想情緒變化,傾聽孩子心聲,構建良好親子關系,培養孩子良好習慣。二是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強化教育主陣地作用。積極推進集團化辦學、學區化治理和城鄉學校共同體建設,充分激發辦學活力,整體提升學校辦學水平,縮小城鄉、區域、學校間教育水平差距;主動會同有關部門,整合各類有益資源,運用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等方式,引導家長樹立科學育兒觀念,理性確定孩子成長預期,努力形成減負共識。三是黨委政府要切實加強對“雙減”工作的領導。要按照職能分工,認真做好專項治理、校外培訓機構登記、線上培訓監管、培訓廣告管控、制定學校課后服務性或代收費標準、加強學校課后服務經費保障、教師績效工資核定等工作,形成強大合力。四是社會各界要積極支持“雙減”工作。充分發揮各方資源力量,為學生開拓視野、全面發展、實踐鍛煉提供重要平臺。

  最后,“雙減”工作是一項緊迫而又復雜的系統工程,既有化蛹成蝶的艱辛和陣痛,又充滿陽光和希望。加法也好,減法也罷,都需各方全力參與,做好各項工作,才能確保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相應精力負擔1年內有效減輕、3年內成效顯著,明顯提升人民群眾的教育滿意度。

  (作者單位系云南省玉溪市教育體育局 沈海亮)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