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用閱讀教育學生啟迪智慧 ——山東省威海市高新區沈陽路小學的全景式閱讀教學探索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1-10-09  閱讀:次   |
42.9K

  山東省威海市高新區沈陽路小學聚焦改善閱讀質量,依照“閱讀—悅讀—越讀”的路徑,在漸次推進的實踐研究中,撬動育人方式轉變,發揮閱讀樹德、閱讀增智、閱讀強體、閱讀育美、閱讀促勞的作用,用閱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逐漸形成基于“五育融合”視域下的小學全景式閱讀教學新范式。

  學校通過全景式閱讀教學改革,重新認識和整體把握閱讀的深層意義與實踐價值,從人、事、時、空等維度,縱向構建五條“經線”(文本與實踐、課內與課外、常態與集中、導引與研讀、線上與線下),橫向構建五條“緯線”(全主體、全學科、全時段、全場域、全媒介),用“五經五緯”縱橫編織,努力形成以培養具有中國情懷、世界視野、科學精神、人文素養的人為主要目標的學校閱讀范式與實施策略,實現從單純的語文素養培育轉向綜合學習能力提升、由“教學生閱讀”向“用閱讀教育學生”轉變,促進學生自主閱讀、終身學習和持續發展。

  建立全景式閱讀“六步走”進階體系

  推動全景式閱讀教學改革,首先需要提供適于閱讀的環境。為此,學校以“四A”為指導思想,優化環境,打造全景式閱讀時空。即:Anywhere——任何地方都可以閱讀;Anytime——任何時刻都能閱讀;Anyone――任何人(教師、學生、家長)都愛閱讀;Anyway——以任何方式及角度都可以進行自由、多元、多維的閱讀。學校還特別建設了“1357”閱讀場館:1館即彩虹花悅讀館,3苑即杏林書齋、閑庭心語和紫藤書苑,5區即五個年級班班有精品閱讀區,7廊即兒童全景閱讀七大主題書廊。

  學校探索建立起全景式閱讀“六步走”的進階體系:一階繪本是起步。學校通過構建繪本微課程群,指導學生有序有品地閱讀。二階課例是基礎。統編教材里的每一篇課文,都是全景式閱讀的基礎。學校注重通過課文閱讀提高學習效率,提升學生思維能力。三階類篇是關鍵。通過比類、聯結、概念圈、對照表等閱讀策略,培養學生重整、延展、評鑒、創意等高層次的閱讀能力。四階整本書是跨越。按照“導讀—推進—延伸”的思路,提升閱讀的層次,注重閱讀方法、習慣、品質的提升。五階數字化是拓展。通過適度的數字化閱讀,引導學生成為數字化閱讀的自我掌控者。六階全學科是整合。多角度融合閱讀資源,構建各美其美的精神圖譜,優化教育生態與生命質量。

  以特色課程和主題活動推動全景式閱讀

  學校在實施全景式閱讀教學改革時,注重借助學校閱讀、親子閱讀和社區閱讀等多元化閱讀方式,通過精讀領悟、難點析讀、美點賞讀、閱讀批注、比較閱讀、無聲默讀、全腦速讀、略讀瀏覽、興趣猜讀、誦讀表達等多種閱讀策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發展閱讀思維。同時,注重讀寫結合,通過閱讀激發思維、啟發質疑、豐富表達;通過寫作拓展閱讀、消化吸收,讀寫結合,同步發展。

  在此基礎上,學校還開設了全景式閱讀教學特色課程“五育融合的全學科閱讀”,分為分科式全學科閱讀和綜合式全學科閱讀兩種類型。

  分科式全學科閱讀主要基于各學科的知識點和學科核心素養要求,確立各學科閱讀書目,形成分層分類學科閱讀資源庫,開展分科閱讀活動。對于書目的選擇,學校綜合考慮《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課程標準及各學科的學科核心素養和教學實際,確定各學科的閱讀書目,在教學上采用“發現—轉化—建模—創造”的策略,提高各科學習的原動力和自主能力。

  以英語閱讀課程為例,學校形成了學科拓展類閱讀、方法指導類閱讀、跨文化視野類閱讀等分級系列。學科拓展類閱讀注重學生的閱讀體驗,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品格。方法指導類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習得自然拼讀的規律,提高根據拼讀規律猜測生詞的意識和能力。跨文化視野類閱讀旨在增強學生跨文化意識,逐漸形成濃厚的英語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

  綜合式全學科閱讀課程是指年級內所有學科教師共同參與,圍繞同一本書或同一“群”書,從各自學科角度聚焦研究,讓學生將閱讀內容與各學科知識融會貫通。

  這包括選、研、融、展、評五個環節。選即挑選共讀書目——根據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要求,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依據學科性、適切性、趣味性原則,嚴選出適合學生閱讀的全學科閱讀書目。研即集體備課研討——每周二的集體教研時間固定用于開展全學科閱讀研討,往往是圍繞某一課例,確定核心主題,并討論如何將本學科知識向相鄰學科橫向拓展和延伸。融即打破學科壁壘——通過信息整合,從不同維度,將原本碎片化的分科教學內容與目標有機融合起來,重構完整的知識體系。比如,在《夏洛的網》的全學科閱讀教學中,涉及語文、英語、數學、科學、美術、音樂、體育等各個學科相關知識。一本童書的全學科閱讀教學集中體現了“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蘊含著有聲有色、有情有境的“書香韻”。展即體驗探索過程——通過“體驗·經歷·經驗”的學習過程,學生將閱讀成果展現出來,找到閱讀與生命的契合點,體悟生命成長的完整幸福。評即學生反饋評價——利用閱讀檢測題、作品內容檢核表、表現性評價任務單、學生作品展評等手段開展評價,收集反饋信息,改進教學及育人工作。

  主題活動是學校推進全景式閱讀教學的重要載體,包括日常閱讀和集中閱讀兩個方面。

  日常閱讀常態化:學生每天要進行“晨誦午讀暮省”;每周至少保證一節閱讀課,利用微信公眾號推送優秀閱讀作品;每月定期舉行侃書吧、自編書等“一班一品”分享活動,每月進行紅色經典誦讀展示活動。

  集中閱讀促提升:學校設立“教育閱讀節”,每年通過一系列集體閱讀活動呈現一個繽紛的閱讀世界,比如有“我的一本課外書”讀書演講系列活動、兒童詩歌誦讀賽系列活動、兒童戲劇表演展系列活動等。為了營造讀書氛圍,學校還在每個樓層建立了主題閱讀圖書漂流站,舉辦“書香家庭”展,引導家長營造家庭讀書氛圍,發布書香少年榜,表彰享受閱讀生活的書香少年;選拔閱讀“點燈人”,激勵教師成為兒童閱讀推廣人。

  創新全景式閱讀評價方式

  如何對全景式閱讀的效果進行評價?學校創新性地建立起“四化”評價體系。

  一是內容階梯化。學校構建起有梯度、有序列的“四力”評價體系:“學力評價”主要從閱讀廣度入手,記錄學生線上線下閱讀書籍的數量;“活力評價”是學生自主設計的閱讀梯度評價指標,讓閱讀更有內驅力;“增力評價”主要關注學生的閱讀進步,體驗閱讀成長的快樂;“效力評價”主要看學生閱讀深度和閱讀實效。

  二是評價主體多元化。通過閱讀活動過程中的自評、互評、師評、家長評等不同環節,讓評價主體更加多元化,讓評價更全面、系統、客觀,更具真實性。

  三是評價手段多樣化。學校為每名學生建立“閱讀存折”,下發“分級閱讀幣”及“閱讀之星”獎牌,借鑒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量法,建構《小學生閱讀素養評價內容框架》《小學生閱讀素養評價標準》等評價量規,及時獲得有效反饋。

  四是評價過程動態化。學校將過程評價、增值評價、結果評價與綜合評價有機結合起來,促進評價對象的轉變與發展。

  (作者丁莉莉系山東省威海市高新區沈陽路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